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互联网评论共享,是谁需要匿名保护?

来源:FT中文网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8日 15:28 

    “学术政治争斗如此炽热,是因为争论的主题无关紧要。”

    当一个名为“历史学家”(Historian)的用户开始在亚马逊网站(Amazon)上高度称赞奥兰多 菲格斯(Orlando Figes)的著作,而贬损其它历史学家的作品时,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不过很多人怀疑这个评论者就是菲格斯本人——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Birkbeck College)的俄罗斯专家和历史学教授。

    整个故事的发展颇为曲折:一开始菲格斯教授威胁说要起诉竞争对手,后来他的妻子站出来宣称自己是那些评论的作者,最后菲格斯才承认自己一直都是幕后黑手。

    菲格斯教授在掩盖自己的痕迹方面不够专业。他攻击过的作者之一雷切尔 波隆斯基(Rachel Polonsky)点击“历史学家”的在线简介后,立即看到“奥兰多-伯克贝克”的网络昵称。

    菲格斯教授也不是特别有原创性。早在2004年,亚马逊的一次软件故障导致匿名评论者的姓名曝光,结果揭露出许多作家都在干菲格斯教授已经承认的事情。

    互联网颠覆了众多既定的社会习俗,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就是,匿名的谴责总是带有某种胆怯的味道。

    另一条约定俗成的看法是,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有价值的话。当然,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但是互联网证明了不是每个人的观点都值得倾听。有些网络评论令人信服、文采横溢,但很多都不是这么回事儿。

    有时候,有些人(比如作家和记者)的脆弱情绪会被网络评论惹恼,这很不幸。我们抨击别人,也应该能够接受别人的抨击。如果批评我们的人像菲格斯教授那样,躲在利益冲突的背后,我们处在一个比多数人更有利的地位来揭穿他们,让他们遭受众人的奚落。

    但是网络点评和评论的管理者需要进行一些思考。例如,受人尊敬的报纸长期以来一直不愿在纸质出版物上发表匿名读者的来信,只有在有必要保护读者安全的情况下才同意不透露他们的姓名,而且即便是那样,也需事先确认读者的身份。

    但在报纸的网站上,读者可用假名评论且普遍会这么做。在书籍、酒店及其它各色评论网站上同样如此。这些评论对被评论者可能造成有害或有利的商业后果。

    有些机构会采取措施确保在网站上发表评论者是善意的。旅游网站TripAdvisor.com允许匿名评论,但表示会在网站上巡逻,找寻酒店所有者试图提高自身知名度或损害竞争对手声誉的证据。对于那些网站认为在操纵评论的酒店,网站会在其名称旁注以红色警告标示。

    英国《金融时报》要求读者先行注册,然后才能在网上进行评论,而且我们还要求读者提供邮政编码、雇用信息、职务头衔以及一个电子邮箱地址。

    但我们实际上可以核实的信息只有最后那个邮箱地址。这显示出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区别之一。报纸发表读者来信的版面是有限的,报纸网站则没有。就像英国《卫报》(Guardian)上个月指出的那样,每天核实15到20名来信读者的身份是可以做到的。但核实数百篇网络评论将耗费大量时间,是不可能的任务。

    既然如此,何不彻底抛弃匿名制度呢?互联网是一个公开的论坛,人们能够在自己的地盘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声誉良好的网站应该开始坚决要求人们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当然人们可能会用假名,但这么要求所传递的信号是清晰的:如果你希望发表言论,请告诉我们你是谁。

    使用自己的真名后,人们还是可能会撒谎或进行无谓的攻击,但只要他们想到自己的朋友或同事可能会读到自己的言论,这么做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我猜,要求人们使用真名后,无论是网络论战的质量还是文明程度都会上升。在很多时候,在网上使用假名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必要之举。

    当然,有些人还是需要匿名保护的:揭发企业和政府不当行为的人,得不到单兵防护装备的现役军人,以及生活在独裁统治之下的人们。而自由公民总的来说是不需要的。

    哪些书的结局令人失望,哪些酒店的家具设施破旧不堪,或是哪些车型的转向装置感觉笨重,发表上述这些评论时你当然没有必要使用假名。只有那些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利益或是不可告人的秘密的人,才需要在评论产品时畏缩在化名背后。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