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得奖前后,围绕提名与否以及莫言的作品好坏以及其他诸多种种问题,主要的公众舆论平台微博是乱成一锅粥——这诺奖看起来似乎不是一个好的荣誉,犹如浮士图般的真实写照,或许莫言自己也难以描述出如此的现实魔幻感。 在获知莫言得奖后,第一时间写了篇小文章《莫言!乱言》,说了点个人对此事的观点,网友们的反馈也是褒贬不一,有赞同有拍砖,但是客观来说,略微有些不淡定;对他人要求太高,对自己没啥要求,似乎有一些不太厚道——其实,我们多数人对于莫言这个“人”并不了解,他的性格他的爱好他的诸多种种出来媒体白描出来的,我们似乎只能从他的作品里感受他的“思想”。 围绕莫言和诺奖的争议,仍然会持续,争议本身的价值比争议能够得出的结论似乎更有价值,有些绕口但似乎被验证,说点和互联网业界有关的话题——从莫言这事儿来看看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生态圈差异。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业内评论人发微博说莫言的微博在新浪和腾讯的表现: “【腾讯和新浪微博的莫言之争】莫言在腾讯和新浪微博的 粉丝数分别是628万和24万。关注数分别是106和4。发微博数是324和27。腾讯在诺贝尔奖莫言上的战争,完胜啊!” 首先说明,我个人不认为腾讯微博完胜新浪微博,但是就莫言个体而言,应该是更偏爱腾讯微博;来说说莫言的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差异。 先说莫言的新浪微博,活跃度很低,新浪微博近乎莫言的新闻发言平台,机械且严谨。 再说莫言的腾讯微博,活跃度很高,莫言在这里似乎如鱼得水,展现其兴趣、爱好,并且很好的和一些好友互动,比如和麦家、余华的互动等等。 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出,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仍然强大,新闻事件的驱动力很不错,媒体人们扎堆新闻传播速度快,所以莫言对选择在此对一些事件作出回应;腾讯微博对莫言而言,不仅仅有媒体属性,更多的承载了其对“社交”的需求,所以莫言在这里有说有笑有互动——腾讯微博的碎片化特性更加的明显?所以才能够没有给莫言这么大的压力? 知名的新媒体评论人魏武挥在《V5后的新浪微博》一文中提到过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带来的桎梏—— “微博是相当典型的一种媒体(并非社交网络),人们在微博上主要是浏览各种新闻事件。新浪微博那种特有的时政气氛其实并不利于商业化,因为广告业希望受众在接受广告的时候是处于放松的状态,而不是什么义愤填膺之类的极端情绪状态。越多的时政信息在微博上成为焦点,它的商业化路径就越艰难。” 腾讯微博作为腾讯产品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没有承担必须商业化的使命,所以才能够承载“社交属性”?这个观点有点意思。 从莫言在社交媒体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腾讯微博,这里原来不仅仅是想象中的90后们的天下,有不仅仅是有韩寒、徐静蕾这些大明星还有那些海量的运动明星们,也云集了余华、海岩、池莉、阎连科、阿来、蒋方舟、崔永元们等诸多文化名人——他们构建了腾讯微博的文化人生态圈,不仅仅是激扬文字指点天下,更有生活的琐碎和平静的展现爱好和兴趣以及好友间的沟通。 So,这会成为吸引更多人选择腾讯微博的原因吧。 最后,除了推荐阅读莫言老师的著作之外,也建议收听下莫言的微博,更好更全面地去了解这位文字工作者。更多新闻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作者:艾瑞网专家-赵勇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