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情感类电视节目造假 镜头前没有“100%的真实”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9日 10:25 

    从几里地外买来的两斤瓜子,老婆不仅自己吃得快还大把大把送人,男嘉宾因此觉得自己的辛苦没人在乎,哭哭啼啼闹上电视;南北名校毕业的年轻夫妇,妻子不顾丈夫挽留坚持出国,女嘉宾对外场评审一句“没上过菖菖大学,你不配说我”,导致评审团与嘉宾对骂。每天晚上,情感类电视节目中“老百姓自己故事”,上演的苦命夫妻比“琼瑶剧”煽情,嘉宾讲述“捉奸”比谍战剧劲爆。

    《幸福魔方》、《人间》、《人生》、《8090》等情感类电视节目,像电视剧类型片一样,形成一套特定模式,占据不少频道晚间黄金时间。《幸福魔方》今年1月开播至今,已经3次名列全国自办栏目全天排名第一。不过,情感类电视节目“100%真实”的标榜也遭遇质疑。有观众说:“想哭就哭,想拥抱就拥抱,转得那么快,表演得挺专业”。

    学者则分析,有的电视就是一个秀,镜头前没有“100%真实”,根本没必要标榜绝对真实。

    当事人说话比主持人还专业?
   
   “节目的情节架构都处理得很精致,不亚于一台话剧,戏剧性安排非常强烈。”一位制作人表示,打出“真是娱乐”旗号,用“起承转合”营造悬念和娱乐,是当下争夺收视率的普遍选择。不过,正是过于精致的戏剧冲突,导致悬念从叙事渐变为呈现模式,解构了情感类节目“心灵spa”的作用。

    某情感栏目中,当事人说拍婚纱照当天,新郎没出现。演播室里,新娘穿着婚纱,谈话语境是“今天”。很多观众发出疑问:“今天”,新娘应该找新郎,而不是上节目!另一档节目中,主持人开场说:爱情里不能有欺骗,更不能有阴谋;否则,当阴谋被揭穿的时候,阴谋的主角将很难收场。然后以倾听状开始询问当事人,而当事人的第一句是“事情是这样的……”在采访开始前,主持人已经预判出阴谋?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说:策划出的“真实感”大幅消减了情感类节目的真实感:“当事人各个说话像于丹,说话比专家和主持人都专业,可能吗?”

    几年前,情感类节目试水荧屏之初,就曾有观众较真戴面具的当事人究竟是不是演员。当时还有人自爆为了“混一个眼熟”,曾客串多个栏目的当事人。而眼下,纷纷打出“100%真实”招牌的情感类节目,面对更为成熟的观众,也无法逃脱对其真实性的质疑。

    “标榜绝对真实没有意义。”出版人路金波坦言,电视就是一个秀,镜头前没有“100%的真实”,演播室无法复原绝对真实。非要标榜“绝对”,是在逼观众挑刺,给节目拆台。

    幸福就非得一家人抱在一起?

    说出自己心底的困惑忧虑,本身就是一种感情或心理压力的释放。对于观众而言,感同身受的一次倾听,也是一次人生经验的积累。不过,随着情感类节目同质化愈演愈烈,不仅编辑策划上要出彩,内容选择上也越来越辛辣。有观众在博客中列举了“情感节目”的选题无非是骗婚、一夜情、不伦恋,坦言“看完之后,只能让人感到压抑、愤怒和对当今社会婚恋现状丧失信心,如何能产生幸福”。

    “情感节目狭隘到‘婚恋节目’,甚至‘男女节目’。而且有些节目,开办之初就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师吴迪曾以专家身份亮相某地方台情感类节目,做了3期后却愤然离职。她坦言很多节目的预设有问题,“谁要看解决问题?问题本身才是看点,越激烈越好,最好当事人在现场打起来,或者是哭得一塌糊涂。专家团在那里是点缀,节目用45分钟展示矛盾,嘉宾团说话不到5分钟。”

    路金波将一些情感类电视节目比作小煤窑,标榜真实后,做节目就像碰运气挖煤,挖到“故事”成了“矿”,否则就是个“坑”,成了“事故”。他说,出现越走越窄或者伪真实,是因为节目缺少逻辑能力,为什么非要依靠标榜真实,而不是凭借智力,策划出质量有一定保证的节目呢?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