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9日 10:35 |
“我是小三我怕谁?”
“干一行爱一行,做个好小三。”
“一手抓老公,一手抓第三者,一个都不能落下,与其斗智、斗勇、斗狠。”
“第三者,你也要想到终有一天你也会老,你也会被别的小三或者小四给干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
这些“雷人语录”出自最近火爆一时的“小三论坛”,小三的自怨自艾或咄咄逼人,妻子的沉着应战和苦口婆心,如今在网上演绎出一场堪比电视剧的“好戏”。
该论坛的出现使原本暗流汹涌的“小三”终于浮出水面,其会员数还在直线上升,类似的网站和论坛也在相继出现。
专家认为,“小三论坛”折射了现代人的心理困局,反映了婚姻爱情中的各种苦恼,在一定程度上,当事人通过倾诉宣泄缓解了情感压力,但是,它有可能成为一种“心理墨水”,把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扩散到社会上,影响更多的人。专家建议,类似网站需要拥有心理学和法律专门知识的人介入。
论坛创建者
“小三”成社会问题
多数小三很极端
“自从做了小三以后,每天生活在痛苦中,这种痛撕心裂肺,只有真的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后来我彻底想通了,是不可能跟他在一起的。他跟老婆再没有感情也不会离婚,可我一次次地沦陷,越陷越深……”这是一个“小三”在论坛中的自白。
记者浏览了很多“小三”的帖子后发现,虽然不乏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的“小三”,但是多数“小三”很痛苦。有女孩称,自己一直品行清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一个已婚男人发生感情,等到明白真相之后已不能自拔;很多人想摆脱“小三”的身份,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来;还有的女孩已经等一个男人等了很多年,男人当初的热情却渐渐冷却……论坛里这些“口述实录”让人们对“小三”有了一种更加真实的了解。
第一个“小三论坛”的创建者“新生活”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男孩,当初为写一篇关于婚姻法律的论文,上网搜索资料时,发现很多家庭被第三者破坏,当时很鄙视“小三”。但看了小三故事和情感博客后,深感第三者现象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做电子商务工作的他创建了“小三论坛”。
“论坛建立以来,我们已劝回10多个想自杀的女孩。”在他看来,小三们也是很痛苦的,一直压抑着,容易走极端。“她们带着极端心理,很容易伤害到自己或者其他人,论坛能够给她们一个宣泄的空间。” 令人瞠目的“扶正指南”
论坛醒目处标注有“关注第三者现象,构建和谐家庭”的口号,但论坛中也屡屡冒出“不和谐音”,不少“ 小三”高调宣扬有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相同的经历和苦恼使她们产生强烈共鸣,进而开始互相“支招”,于是就出现了“ 小三扶正指南”、“教你如何成功上位”这样的帖子,这也是“ 小三论坛”目前最遭人非议的地方,被人指责给第三者提供了“交流经验”的场所。
几乎所有“ 小三”都急于摆脱这个不光彩的身份,然而摆脱的方式有不少却令人瞠目结舌,有的标榜“真爱无敌”,语重心长地对原配发妻说:“你输给的不是 小三,而是爱”;还有的自暴自弃,为了挣脱出这段感情,不惜再给别人做“二奶”。
研究婚恋感情问题的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胜祥指出,第三者确实需要心理上的帮助,但是在众说纷纭的网站上,大家各执一词,有的招难免就是“昏招”,甚至是“损招”。
他认为这种网站有“双刃剑”作用,一方面,它是“宣泄池”,让人们把种种“心理垃圾”和“心理墨水”倾倒在这里,得到精神上暂时的轻松和缓解;但另一方面,这些“垃圾”和“墨水”难免会污染周围的人群,甚至污染社会。
妻子
坛子上发起“婚姻保卫战”
除了“ 小三有话说”,原配夫人们当然有更多的话要说,论坛“PK 小三”板块的催泪故事,不亚于言情剧,《如何保卫爱情》、《该怎么打败第三者》这样的帖子比比皆是,点击率极高。
记者发现, 妻子们的“婚姻保卫战”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有的主张“严打”,公然喊出“第三者过街人人喊打”、“严打 小三,就像城管严打黑车、摊贩”、“与天斗、与地斗、与 小三斗其乐无穷!”的口号,甚至有人在论坛里选择泼妇骂街的宣泄方式;有的则主张“盯紧老公”,其方法包括“及时细致全面掌控老公的现金收支”……
这样的“婚姻保卫战”会取得什么样的战果,真的能战胜“ 小三”,赢回丈夫吗?杜胜祥认为,论坛中传授的很多所谓“经验”其实并不可取,聪明的 妻子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婚姻中的沟通技巧,不要对犯错的丈夫指责打压,而是要克制情绪,用爱和柔情来对待他,才有可能拉他回来,否则将适得其反。 专家
亟须法律支持心理援助
“小三论坛”永远充斥着无数故事和种种说法,有网友精辟总结为“不放手——痛苦!放手——更痛苦!”这既是“小三”也是妻子们的终极苦恼。杜胜祥说,“小三现象”如同“三个人同时陷入一个泥坑里,最终都会遍体鳞伤,没有一个人会快乐。”
“小三”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单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男人找“小三”也有其心理依据可循。杜胜祥说,他通过大量咨询案例和多年的研究发现,不少外遇的男人身上有一种“感情过滤器”现象,即他找的妻子或者“小三”都是同一种类型的女人,当妻子逐渐老去后,和妻子相似的但更年轻的“小三”就成了替代品,不愿意面对现实希望男人经过情感的“过滤”,只想留下那些美好的体验。还有的男人因为童年经历等原因,有“护士情结”、“老师情结”等心理倾向,就很容易受到这类女人的吸引而出轨。妻子搞明白丈夫出轨的心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
“小三论坛”的出现说明社会需要这样一个情感的出口,某些社会群体需要帮。杜胜祥建议拥有一定心理学专门知识的人介入网站的运作,为会员们提供一些心理学常识和心理援助。
同样,法律方面的支援也是很多挣扎在“小三论坛”中的人急需的,记者看到,不少人在问:“老公婚外情,我要离婚,怎样获得财产赔偿?”“ 丈夫有外遇,妻子在不离婚的情况下如何维权?”“小三的孩子以后有继承权吗?”“妻子有权追回丈夫给小三的‘青春损失费’吗?”这些问题的确需要专业的法律人士指点迷津。 记者手记
“小三文化”萌芽
挑战社会底线
据说,不少人看到“小三论坛”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样的事公安局为什么不管?”公安局网监部门的答复是:“这个事儿我们还真管不了。”如果网站上没讨论“黄、赌、毒”内容,只讨论情感,就不算违法。
它的未被“封杀”也从侧面说明了社会舆论环境正在变得宽松,社会状态和人们的情感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对有悖社会传统道德的人和事也并不是人人共诛之,而是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和权利。
然而,现实不会如此单纯,看看论坛里那些肆无忌惮的说法:“小三已成为不少懒女发财过瘾的生活出路,负担小、转型快。”“小三投资少见效快,精力充沛、指哪儿打哪儿。”“我们小三是光脚不怕穿鞋的……”甚至还有新出现的“小三论坛”开始探讨“小三魅惑”,指导小三如何穿衣装扮,把男人抢到手。记者被“雷得外焦里嫩”,不得不说,传统的道德底线正在受到挑战。
一种被猎奇者、艳羡者和围观起哄者捧起的“小三文化”似乎正在萌芽,人们不由担心,这种非主流的价值观有可能借着宽容和理解泛滥开来,最后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
谁该管管这事儿呢?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