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张丕民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作了题为“加强国际交流,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一开始,张丕民首先回顾了近两年来国产纪录片的发展态势。近两年来,国产纪录片产量迅速提高,但是质量不高,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纪录片产量两年提升3倍 为优化纪录片播映平台,张丕民表示,广电总局鼓励地方台开设纪录片栏目,扩大国产纪录片的播出量。“纪录片以其真实、不编造、不矫情而深受广大人民热爱。”张丕民说,在经过近100年的起伏坎坷后,目前我国纪录片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整体态势。张丕民认为,这种乐观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产纪录片在制作能力上有了飞速的提升。以2012年为例,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主要省级制作机构的纪录片生产总量达到3000小时,2010年产量约1000小时。 二是在电视的播出量上,2012年主要电视台相关频道首播国产纪录片总时长达到1万小时,时长比2010年提高了3倍多。其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作为唯一的专业纪录片上星频道,覆盖人口已达6.5亿,每日相对固定收看人口从开播之初的2700万增加到4200万。2012年上半年,其平均收视份额达到0.44,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85%。 三是在创作质量上,《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等纪录片不但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也取得了良好市场效益。此外,许多优秀国产纪录片已经走出国门,包括主办方广东电视台的《珠江纪事》、《南粤大地》等栏目在东南亚、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 “成绩是对过去的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产纪录片在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张丕民认为,差距主要表现在精品佳作不多,播映平台不完善,专业电视频道少、没有专门的影院,产业链条不健全以及缺乏产业发展领军人才等五个方面。 力推优秀纪录片进影院 “目前广电总局对纪录片的扶持资金每年只有500万元,但我相信扶持资金一定会有所增加。”针对如何缓解国产纪录片遇到的发展瓶颈,张丕民坦言,推动纪录片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广电总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主要从三大方面努力: 首先,要做好产业题材规划工作,帮助纪录片业界及时了解掌握纪录片题材信息情况,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要把好的题材告诉社会,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纪录片制片领域。 其次,对重点题材要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把各类资源集中到重点题材。对纪录片精品及创作人才、创作机构加大表彰力度,强化政府评奖对纪录片的推动作用。 再次,对优化纪录片的播映平台,要继续采取措施,将优秀的国产电影纪录片推向主流院线和主要影院,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数字电影纪录片的专门放映场所,鼓励地方电视台上星频道和地面频道开设纪录片栏目,扩大国产纪录片的播出量。此外,新媒体传播平台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传播载体,要重视网站在传播纪录片方面的作用。 动向——打造永不落幕国际纪录片节 纪录片也有了网上交易平台。昨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网上交易平台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交易平台将通过建立快速授权环境和版税利益分享机制,实现即时交易、即时交付,力图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纪录片节。12月4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副司长曹寅,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戈晨。 以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毛羽,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广电局局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杨健,省广电局副局长何日丹等领导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黄晓东主持。 据获悉,纪录片节网上交易平台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与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合作,是根据广电总局与广东省政府签署的《推动广东广播影视先行先试转型升级合作协议》的精神和具体项目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国产纪录片产业的发展,依托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建设的一个面向国内外纪录片作品,为其提供纪录片版权信息发布和相关交易服务的网上交易平台。 同时,该平台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基于国内首创的“版权印”版权结构化封装机制,以“制式合约”的形式,实现了纪录片版权的简单化、快速化交易,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传统版权交易形式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展交易渠道。 并且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趋势,提供版权实时化、碎片化、精细化交易的新模式。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