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007成史上最大“广告金矿”

来源:中国广告协会网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28日 09:46 

  本周,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带着最新一部007电影《007:大破天幕杀机》回归中国银幕。其实,这是植入广告渗透进“特工总部”的结果。《大破天幕杀机》中大量被植入的产品令观众目不暇接,有影迷甚至评价该片已成了奥迪、奔驰、欧米茄的广告宣传片。

  尽管邦德依然风流倜傥,但是他搭讪美女的“利器”洋酒马蒂尼却换成了喜力啤酒。这也造成一些忠实的影迷的不解。更多最新新闻报道,敬请关注广告买卖网。

  007成史上最大“广告金矿”

  其实,007系列电影植入广告并不是第一次,邦德名言“摇匀,不要搅拌”几乎成了马蒂尼的广告语。这回,除了马蒂尼被喜力啤酒取代外,奥迪、奔驰、捷豹等汽车的植入犹如一场“豪华车展”,让人应接不暇。此外,邦德和邦女郎手腕上的欧米茄手表也非常抢眼。有影迷犀利地说:“每隔几秒就有一个消费类产品的植入广告,甚至还放在台词里,生怕人们看不到商标。”

  据一位纽约的业内人士确认,根据米高梅工作室和索尼签下的协议,影片中植入的这些产品为电影公司带来了高达4500万美元的资金——这一数字也令007成为史上最大的“广告金矿”,在金额上是排名第二的《少数派报告》的两倍多。

  上海成最大“植入广告”

  在《大破天幕杀机》中,上海的流光溢彩、澳门的高贵典雅都令全球影迷心驰神往,更令中国观众倍感亲切。而这份亲切感还更多地来自“汉字广告”——被品牌商冠以“邦德能量”的红牛、蓝光电信等等。在产品植入之外,外媒认为,在《大破天幕杀机》中,最抢眼的植入广告不是喜力啤酒,也不是各种豪车,而是中国上海。以至于英国品牌杂志《Brand Channel》表示,以如今007的植入情况看,观众们要做好准备,以后的好莱坞大片中将经常有北京、上海以及香港的各种场景出现。

  至于上海的整体形象是不是植入广告,英国Seesaw传媒的总裁达瑞尔·科利斯表示不便透露。但是在外媒看来,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植入。英国《独立报》甚至预言,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将成为普吉岛之后007电影又一次成功的城市宣传,上海将会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旅游地之一。

  揭秘植入

  邦德喝什么酒

  观众很关心

  《大破天幕杀机》中庞大的产品植入广告由多家公司负责,今晨本报记者独家连线了其中的一家——英国Seesaw传媒。在《大破天幕杀机》中,最为成功的喜力啤酒就是由该公司运作的。Seesaw传媒总裁达瑞尔·科利斯表示,观众们很想知道邦德喝什么酒、开什么车、戴什么表,品牌商正是看准了观众的这种心理。

  品牌商之间也存在竞争

  法制晚报(简称FW):《大破天幕杀机》在中国上映以来,大量的广告植入已经造成影迷的热议,这正是你们希望看到的吗?

  科利斯:从50年前的第一部007电影起,观众就开始捕捉邦德喝什么酒、开什么车,以及他戴什么表,品牌商正是看准了观众的这种心理,进行了产品植入。观众的议论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不过我们害怕“恶炒”。

  我认为,这部电影中广告植入并不生硬,也没有影响到剧情。

  FW:广告植入是否存在品牌商之间的竞争?

  科利斯:对品牌商来说,影片的品牌合作伙伴越少越好,如果是独家植入品牌商会觉得效果更好。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公司希望有更多类别的产品参与植入。

  FW:品牌商与电影公司一旦产生分歧如何解决?

  科利斯:分歧是难免的,不过品牌商也明白,我们进行的植入是不能干扰到剧情的,否则导演可能直接把该品牌“毙掉”。

  汽车和时尚类产品获利最大

  FW:什么样的产品能在植入广告上获得最多的利益?

  科利斯:我认为是汽车和时尚类的产品,观众们希望知道007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其次是科技产品,比如手机,还有珠宝和酒。

  FW:如何确保产品能够在“正确”的人物身上进行植入?

  科利斯:我们会为客户指出电影中可以在哪些角色、哪些场景,以及哪些情节适合进行产品植入。同时,也会评估植入产品的商业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我们先和客户沟通,明白客户想要什么,再去和电影公司沟通,最后达成确定能够植入电影的产品。

  FW:广告植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科利斯:品牌商进行植入的目的有很多种,比如增强品牌影响力(奥迪植入《机械公敌》)、转变品牌形象(沃尔沃植入《暮光之城》),或发布新产品(索尼手机植入《大破天幕杀机》)。所以不同的品牌植入有着不一样的措施,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植入,在什么样的平台植入,厂商都希望孕育自己的品牌文化,这就是最大的挑战。

  FW:在很多外媒看来,中国上海也是一种植入,是这样吗?

  科利斯:这个我不方便说,但是中国对好莱坞的影响确实越来越大。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给好莱坞带来了新机会。《飓风营救2》的导演奥利维尔·米加顿不就直截了当地说,他拍摄中国的场景就是为了讨好中国观众。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