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火车票实名制和网上购票的推进,线下黄牛一下子没有了市场。《IT时报》记者在售票高峰期走访上海火车站及火车票代售点发现,排长龙购票的情况少了、游荡在各个角落兜售黄牛票的情况也基本绝迹。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本靠集团作战、靠体力吃饭的黄牛也扎堆网上,玩起了技术活。 记者在网上调查发现,在火车票预售高峰期过后,不少黄牛活跃在各类分类信息网、社区、QQ群中,向人们兜售热门车次的火车票。在一个“火车票抢票群”的QQ群中,记者佯装没买到票,寻求帮助,不一会儿便有两三个黄牛上前搭讪,或帮忙代购,或转让余票。 在记者将信将疑之际,一名黄牛“抢票高手”表示,他们采用的软件比市面上的抢票软件更快,还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刷票,“除了每天的正常发票外,各种订单失败、退票等回笼到票池内的余票,我们基本上都能拿下,你只要把身份证给我,过两天就能给你消息。” 这名黄牛说,如果某些特别热门的车次,拿不到退票,他们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对于一些热门的线路,我们在发票时用不同的身份证刷了一批票,如果你需要,可以转让给你。交易方式是:你把身份证号给我,我们可以在较为冷门的时段,一边退、一边抢,成功地把票子‘过户’给你。不过,你得先把票款和手续费给我,我才能帮你抢。”记者了解到,黄牛所说的手续费大约为票价的40%~50%,一张100元的车票大约要支付50元,但是这样的价格仍然比飞机票便宜不少,在QQ群中,有不少网友选择向黄牛购票。 专家说法 黄牛现象考验政府能力 尽管黄牛的行为钻了制度上的空子,扰乱了正常的购票秩序,但是人们对黄牛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黄牛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除了打击黄牛、规范市场秩序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注重自身制度、体系、理念的完善。新华社发文说,铁道部、工信部不能“自己傻就怨别人太聪明”。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如何提升系统能力、应对插件的冲击、制定较为合理的售票方式,正是铁道部今后亟待解决的难题。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指出,今年火车票网络预售期比线下提前2天,铁道部原本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人们转向较为舒适的购票环境,避免天寒地冻排长队;但是矫枉过正,使得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难买到票,抢票软件又影响了网络购票的正常秩序,可见铁道部在措施制定时准备不足。此外,在抢票插件事件发生后,在技术手段没能很好地防范时,通过工信部介入等行政手段干预,更引发了社会的反感。 孙章说,抢票插件的问题,还反映出铁路部门这类垄断部门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的一些问题,部分企业浏览器通过抢票插件的方式,也是对铁路部门的叫板,揭露出12306在技术方面的短板。整个“网络黄牛”现象反映出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的博弈,是对政府能力的一大考验,在顺应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能否采取更合适的手段进行应对,在下一个抢票高峰来临之时,将显得非常关键。 “抢票插件”本身是黄牛工具 政策在变,技术在变。在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专家陈都看来,黄牛“触网”一点也不奇怪。他认为,现在流行的“抢票插件”为黄牛提供了更大便利,本身是一种黄牛工具。“抢票插件在一个时间段内,代替用户,重复地向12306发送指令,免去用户反复输入信息的时间;而这些软件工具到了黄牛手上,则更为恐怖,他们用更快的计算机和网络、更多的电脑、争夺发票那一刻的信息高地,让许多采用插件的普通用户也抢不到票。” 陈都说,这是赤裸裸的插队,就像一群人在排队窗口前,抢完了所有的票,让后面的人白等一个通宵。更多最新新闻报道,敬请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