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的赵慎之、74岁的刘广宁、73岁的曹雷、69岁的童自荣……近日,《读库》杂志与上海电影译制厂老艺术家们合作,一起录制了一些有声读物。 《读库》主编张立宪说,随后,他们还将和上海电影译制厂老艺术家们一起合作,推出更多的有声读物。 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狄菲菲是这批有声书的监制,她激动地说,上译四代人一起进录音棚录有声书,此前还没有过,对有声读物共同的兴趣和喜爱,让大家走到了一起。 童自荣早年曾经录过《堂吉诃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但他当年配音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更多有声读物的录制,但那份特殊喜爱从未停止过,“没有画面,更多强调听觉,大大丰富我们的想像力,这是有声读物的魅力所在。”童自荣谦虚地说:“因为年纪关系,嗓子的状况应该说是一年不如一年,嗓子状况好的话,就很想录东西。”老艺术家们对语言表演艺术的炽热之爱被他一语道破。 刘广宁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录有声读物了,还曾经和孙道临一起,录了国内第一套教外国人说汉语的教材,但她说每次录音都有新鲜的感觉。此次在诗歌专辑中,刘广宁只是念一首短诗而已,但她说,为了此次录制,她早就拿到了书,一次次反复琢磨、体会。“这是我多少年的习惯,不管是配音还是朗诵,都一定要做足功课,要设计,要查字典,不放心的字、词一定要弄明白。” 89岁的赵慎之如今住在上海郊区的一家老年公寓,在狄菲菲找她参与此次活动时,她还在住院。刚从医院走出来,老人家就进了录音棚。“这么大岁数还能做我喜欢的工作,能为别人带去艺术享受这是多大的幸福。”赵慎之动情地说。 张立宪说:“我们还来不及考虑成本,先录着再说。”他更是告诉合作伙伴们,什么也不用担心,只管做好内容就行了。 和许多人一样,张立宪也是被老上译配音艺术滋养过的人,“我其实不是最发烧的,只能算是级别不够高的粉丝。”但他说,《读库》曾于2006年出过上译厂专题,一些作者写的文章,表达了对配音艺术家的喜爱,至今难忘。张立宪也因此萌生留下、抢救这些美好声音的想法。 2012年,张立宪和狄菲菲因朋友的牵线而认识,双方不谋而合,欲共同打造高品质有声读物。不久之后,张立宪见到了童自荣、刘广宁。“我看到这些老艺术家们年龄都很大了,就和狄菲菲商定,尽快做一些有声书,把珍贵的声音抢救下来。” 但实际上,张立宪和狄菲菲都很清楚,为无形声音付出成本是要冒险的。狄菲菲说:“有声读物创作的过程非常不容易,我们将其作为艺术作品来创作,但常常是一夜之间就会在网上传播。”张立宪也不得不说:“人们从网上免费享用的习惯还很难纠正,但是真的等待市场成熟、规范了,再去抢救美好声音,也就来不及了。” 张立宪索性彻底贯彻了网络的分享精神,先让大家通过网络免费试听,接着还会为《读库》全年用户免费赠送艺术家们录制的有声书。 今年春节前,张立宪告诉那些可爱的艺术家:“还有很多书等着你们录音。”老人家们都特别高兴,而张立宪想的是,能和老人家们接触才是他最高兴的。至于这些书到底都是什么书,张立宪卖起了关子:“先不能说,我怕读者催。” 也许很快,听众朋友们就可以与这些有声读物见面了。届时,听众朋友将体验到这个有声版的精神饕餮。更多新闻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