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媒体讯 近段时间,“微信”这个词好像老是萦绕在我们的耳旁,议论了近一个月的“微信收费”问题,面对3亿多用户的质疑,至今也没有得到一个肯定正面的答复。 利益纷争的背后 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不断加码“微信收费”之说;另一方面,腾讯公司反复强调“微信的基础服务不收费”。与此同时,作为最大获益者的中国网民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微信收费,而作为监管者的工信部则主张双方“和谈”,既不允许运营商联手欺负腾讯,同时也表示“微信有收费的可能”。这其中又掺杂着国企与民企、垄断与竞争、保护与创新等多个视角的争论,渐渐让“微信收费”之争升级为一起公共事件。更多广告新闻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站 “微信收费”之争,让许多网民担心这一免费午餐有可能被终结。但事实上,“微信收费”并不等于“对微信用户收费”,这是一场与普通网民没有太大关系的商务纠纷,直接利益攸关方是运营商和腾讯公司。运营商主张“微信收费”是针对腾讯公司的。微信走向商业化是必然趋势,但其路径极有可能与QQ一样,在免费的基础服务之上,提供用户自愿购买的增值服务,并以用户为核心资源,获取广告等其他收入。即使运营商要额外收费,腾讯的商业化模式注定不会对微信的基础服务收费,而是将增加的成本分摊到广告用户、付费用户等环节。所以说,微信收费与否,对绝大多数用户其实并没有直接影响,所谓“免费时代将结束”也是一个伪命题。 运营商何以主张“微信收费”呢?这里面有“一明两暗”三个原因。明的原因:微信的运行需要持续占用通信网络的信令资源(一种代表用户在线的数据),占用了60%的流量资源,却只带来了10%的收入增长,这其中有“免费搭车”的嫌疑。暗的原因:一是三大运营商都开发了类似微信的手机聊天软件,如中国移动的飞聊、中国联通的沃友、中国电信的翼聊,收费是为了保护;二是微信的聊天、视频通话功能让运营商的短信、语音业务面临巨量缩水,直接动摇了运营商的“摇钱树”,收费是为了垄断。毫无疑问,明的原因确实有其合理的成分,暗的原因则是与市场竞争相悖的。 但是,暗的原因,尤其是微信对短信、语音业务的冲击,对运营商造成的利益损害最大,这或许就是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感言“微信比电信联通更可怕”的原因所在。更多新闻咨询敬请关注广告买卖网 显而易见,只有“明的原因”才能摆得上台面,但即使如此,腾讯公司也不买账。腾讯认为微信的普及能增加运营商的流量费,而不应该增加流量费之外的额外费用。双方孰是孰非,不能自说自话,只有公布相应数据,让第三方作最终裁决,才能明晰信令资源的紧张与否问题,才能辨别运营商的成本高低问题。同时,监管者必须厘清自身职责,既不能放任举着“市场经济”的牌子谋求收费,也不能以“权力之手”过多地干预市场行为。在新一轮的移动互联浪潮中,需要一个鼓励竞争、鼓励技术创新的环境,否则,谁都不能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受益者。这正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监管各方按照市场法则达成协议,而绝不是厚此薄彼的指令性收费。 毋庸讳言,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对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新产品替代旧产品是市场永恒的规律,运营商必须要有忍受“竞争失败、利益受损”的雅量,转而投身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转变,而不是滥用垄断地位或寻求政府保护。 从某方面来说,腾讯跟运营商其实不完全存在竞争关系,无论是任一方,微信都不能就此停步,微信的停步就相当于阻碍了技术的革新。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