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媒体历史当中,社区报纸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走进美国社区报》中则是通过示了美国社区报鲜活的样式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向我们叙述了美国社区报的发展历程。 11年前我在美国访学时,已经注意到社区报的力量。我居住的纽约市斯塔藤岛区就有一份百年老报《斯塔藤岛前进报》。就其创刊背景和发行范畴看,这是一份典型的社区报。但从报社规模和运作模式看,它又与其他都市报纸无甚区别。限于当时的时间与精力,我未能深入小型市镇去了解美国大量存在的社区报纸,迄今引为憾事。 这个遗憾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女士出色地弥补。她在《走进美国社区报》中,对美国北卡10多份社区报进行了个案分析,这些报纸包括较大型的日报和免费的周报,涵盖美国社区报的多种形态,故可收管窥全豹之效。也正因为陈凯"沉"在北卡长达一年,加上她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对一些报纸得以反复走访和定点观察,此书也就有了沉甸甸的样本力量。 美国社会承接的是欧洲传统,早期移民就有"无报不成镇"之习俗。因此,美国的社区报与其所在的乡村区镇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远比都市大报与读者间的信息买卖关系复杂得多。在一些典型的社区,报纸在社区发挥着良好的信息集散和聚合人心的作用,其开合兴衰甚至报社领导的进退更迭,都会牵动居民的神经。反过来,社区学校的发展变化、居民的婚丧嫁娶乃至邻里间的纠纷矛盾,也常成为报纸关注的事件。这时,"贴近本地"便成了社区报最重要的编辑方针。书中引述一段笑话称:美国第33届总统哈里·杜鲁门1972年逝世时,一份社区报的编辑准备报道这一重大新闻,但遭到发行人的质疑。发行人问:你能找到杜鲁门之死与本社区的关系吗?于是编辑绞尽脑汁写下这样的导语:"哈里·杜鲁门,这位曾经坐飞机经过本州上空的总统先生,昨天逝世。" 相比之下,中国似乎一直未能形成类似的社区。过去,中国城市的社区形态固定,邻里关系密切,却没有关注社区的报纸。如今大中城市的老居民纷纷迁居漂亮舒适但互同陌路的新社区,破旧的老社区多由外来暂住人口填补,人际关系支离破碎,即便有了社区报纸,也很难得到"社区"的认同。按理,广大乡村可以找到很多相似之处,如熟人环境、世俗传统、共同利益、家族承续等,但过去绝大多数县区报纸并不关注这些。2003年的全国报刊大整顿将大多数县区报纸关闭之后,乡村社区的阅读空间成了更大的盲点。指望城市报纸通过创办地方版来覆盖乡村及偏远区镇的想法,因报纸的急功近利而屡屡落空。 事实上,只有土生土长而对本社区有很高忠诚度的报纸,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这时,办报者只有与社区建成利益共同体,有足够的耐心与亲和力,将赢利置于次要地位,千方百计与社区居民交朋友,对社区报道精耕细作,报纸才有成功的可能。因为从美国的经验看,这类报纸的生存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社区民众的支持关注,而非对眼前利益的急切撷取。 当然,在商业化、集约化大潮的冲击下,美国很多社区报也面临困境。大量社区报被报业集团吞并后,导致其社区忠诚度锐减,与居民的纽带断裂。书中对此现象有深刻而活泼的解读。如《教堂山新闻报》曾是北卡最优秀的社区报,1995年被麦克拉奇收购。麦克拉奇公司本是西部一家历史较久但规模不大的报业集团,前些年急于扩张,投资激进,曾于2006年上演"蛇吞象"奇景,将综合排名全国第三的老牌报业集团奈特-里德报团兼并,但很快便"消化不良",又将旗下报纸成批卖出,进而大量裁员,迄今债台高筑。《教堂山新闻报》遭受波及,记者人数从最多时的8人减至2人,采访捉襟见肘。这样一份原本偏安一隅的社区报,若无报团折腾,断不至于如此狼狈。书中还详细记录了麦克拉奇CEO加里·普鲁伊特到北卡被其收购的另一家社区报《新闻与观察家》讲话及与员工的精彩对话。对话中双方唇枪舌剑,报团与被收购子报间的矛盾暴露无遗,成为全书亮点之一。 美国社区报数量巨大,占报纸总数的八成以上。这些报纸深入民众,与社区这样的社会小单元融为一体,因而如美国传播学家赵克所言体现了"美国的心跳"。要想了解美国人民,社区报便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美国社区报纸的发展历程也给我们以启迪:在强势主流媒体的参天大树下,必有社区媒体健康发展的玲珑空间。 由此,通过对于美国社区报纸的研究和学习,也能够对我国的社区报纸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