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想一下,好像我们关注的新闻,坏消息被爆的越来越多,好消息却屈指可数,难道坏消息更具看点,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就不能讲点好消息吗? 不可否认,如今的微博平台依然在延续着“坏消息综合征”。2010年的时候,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与产品相关的负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 无论是当年拯救“被落榜”的李盟盟,还是如今转发虚假信息骚扰到李盟盟,吸引网友的都是那个“坏消息”——高考565分却无法上大学。上次是,这次还是。只不过上次是真实的,海量转发最终汇聚成了正能量;这次是虚假的,越多的转发就发酵着越多的伤害。社会的进步,需要文明与愚昧、真相与谎言的博弈。一定程度上,“坏消息综合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变成无意识的消极态度。网上填报志愿已实行多年,如今又哪来志愿申请表——从对事实的不加甄别来看,一些网民确需要更理性和客观一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网友更愿意关注、转发“坏消息”,也因为其中往往承载着大家共同的生存空间向好的心理诉求,甚至其中还有某种共通的命运共鸣。正如洛杉矶心理卫生署高级顾问达米安·鲁教授认为的,一个企业或者职业出现过丑闻,人们往往会对所有相关人员存有戒心和怀疑,这是很正常的。 医治网络世界的“坏消息综合征”,既需要网民的不断成熟进步,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及时纠正某些社缺陷——高考招生如果有制度化的补救措施,“扰民微博”的海量转发想必不会发生。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了解更多广告新闻精彩内容。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