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天台爱情》会很火。周杰伦不仅代表着偶像的吸引力,更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无论世人如何评说他的“唱而优则导”,印上周董标签的票房总不会太差。与此同时,与这部电影共同高举青春大旗的,还有另一位战略合作伙伴——苏宁易购。 从七月初开始,苏宁易购的一支主题为“敢性青春”的广告高频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公交、地铁、楼宇电梯中,广告的主角则正是《天台爱情》的男女主角——周杰伦、李心艾,以及由“中国好声音”走红的吴莫愁。三个人还分别为苏宁易购拍摄了一段独白,大谈电影《天台》与青春话题,并邀请人们共同分享“敢性青春”故事。 这种与热门电影共同合作的娱乐营销,苏宁易购早已驾轻就熟。今年4月,苏宁易购就曾联合赵薇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进行宣传。在电商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打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自然是当务之急,于是,从赞助《中国好声音》到植入《十万个冷笑话》,再到与《致青春》和《天台》的合作,苏宁易购选择盯紧80、90后年轻消费群体,并将推广主题一律定为“青春”。 何止苏宁易购,纵观2013年的中国电影界,《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热门影片无不是以青春元素作为卖点,这股热潮除了席卷各大影院,也顺势淹没了广告界。随便数数近三个月的品牌推广:汽车广告有别克昂科拉的“年轻,就去SUV”、大众Polo的“信仰年轻”;手机广告有三星Galaxy“玩年轻,就玩Galaxy”,饮品有统一冰红茶的“年轻无极限”和红星二锅头“年轻就要红”……青春、年轻这些词汇几乎成了营销法宝,被使用了无数次。 美国《商业周刊》2006年在《不可思议的中国青少年消费群体》一文中分析80后的消费特征:中国青少年群体的背后是一个年销售额为360亿美元的市场,这其中包括父母的支持和年轻人强烈的品牌意识。360亿美元,别忘了,这还仅仅是七年前的数据。如今的80后已经成长为新一代消费主体,他们到了集体怀旧的年纪。同时,90后的购买力同样不可小觑,本身就是青春代名词的他们,却也开始迫不及待地跟着追忆青春。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两年“青春”一下子火了,而且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青春并非百战百胜,也并不是对所有品牌宣传都适用。就像《致青春》和《小时代》虽赢得了不错的票房,却没能赢得观众的口碑。前者被吐槽“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后者被调侃“长得好看又有钱的人才有青春”,只因影片中的所谓“青春”与普罗大众相去甚远。青春,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不是浓墨重彩的粗体印刷,不是偶像面孔和时尚元素的堆砌,更不该成为盲目重复的陈词滥调。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长久面对“青春”“年轻”“梦想”的铺天盖地,也难免使受众产生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审美疲倦,由最初的热血沸腾逐渐变为习以为常。无论是电影还是广告,当青春逐渐泛滥于公众的视野,这两个字是否还能继续拥有挑逗消费者情绪的能力?如何继续运用好青春这张王牌,确实是品牌商和广告人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