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科期刊组评审专家、人大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在针对“百强报刊”评审工作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建设精品报刊工程,推动报刊行业的发展。 他所说的“百强报刊”评审工作,从去年年底启动到今年6月14日公示以来,一直备受业界关注。而这种关注背后所探求的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百强报刊”评审的初衷是什么?整个评审又遵循怎样的流程和规则?随着百强名单公示结束,已经告一段落的评审工作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让大家学有目标改有方向 实施“百强报刊”推荐活动,这在全国报刊行业尚属首次。对此,报纸组评审专家、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兼秘书长梁勤俭表示,此次推荐活动的意义在于对近年来报刊转企改制深化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报纸组评审专家、中国报业协会行业报委员会名誉会长吕华麟表示,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全国报刊整体质量、发挥报刊应有的功能意义深远。“现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而报刊从整体质量来看,却与社会进步、读者需求存在差距,传播功能、服务功能也有缺失。报刊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向可读性强、可信度高、传播速度快的现代传媒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这项推荐活动无疑能够对报刊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吕华麟说道。 “推荐活动让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榜样、改有方向”的观点,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广泛认同。其中,科技期刊组评审组长、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学报》原副主编陈润生就表示,整个行业是需要引导的,尤其是需要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评选优秀报刊显然能够为业界明确方向和树立标杆,这种引领和激励作用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 确保评审结果公正客观 专家评审组成立伊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明确要求各位专家以高远的工作目标、严谨的科学标准、严密的科学程序,推出一批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优秀品牌报刊,充分发挥好精品报刊的引领示范作用,并为此次“百强报刊”评审工作做了精心准备。 记者了解到,评审工作遵循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原则,借鉴近年来报刊分类评估经验,制订了科学严谨的评审规则和评审标准,由专家对参评报刊的内容质量、影响力、出版经营能力、出版条件、出版规范等5项指标进行评审打分,并针对不同类别报刊给予不同权重,以确保评审工作客观公正和科学准确。在评审过程中,新闻报刊司为专家评审提供了全面翔实的参考资料,其中除了有关参考文件、样报样刊、参评推荐表外,还提供了报刊的期发量、广告额、经营收入、办公面积、人员队伍等年检数据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论文他引比等评价参考指标。 在社科期刊组评审组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看来,评审材料准备得充分而细致,都有数据作支撑,比过去一些评选抽象地讲导向、影响力、经营能力更具体。高自龙对此也深有同感,直言充分程度与以往一些评选相比是少见的,大大减轻了评审专家现场翻阅材料的时间。同时,他用“相对最经济、最科学”来评价总局制订的推荐程序和评审标准,认为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作为参照,易于把握和操作,推荐出来的结果才不至于发生偏差。评审专家普遍认为,此次评审的结果之所以能够做到公正和客观,主要就是得益于这样一个科学的推荐评审程序和标准。 多元化评委独立评审 为了在全国形成一批时政、学术、行业专业、大众服务等门类品牌报刊,此次评审按照同类比较的原则,依据报刊的不同功能和定位分组分类进行。其中,报纸组分为综合类(包括党委机关报、晚报、都市报)、行业专业类、大众服务类;社科期刊组分为学术类、行业专业类、大众服务类;科技期刊组分为学术类、专业技术类、科普类。 正是基于同类比较的原则,新闻报刊司在邀请专家时就特别强调“来自报刊出版的不同领域”这一因素,且所有专家都是各自领域专业的权威人士,经验丰富。这一用意在确保评审工作权威公正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受聘专家的认可。高自龙坦言,评审专家多元化、行业化是此次评审工作的一大特点。一方面有原则性的规定,另一方面有专家、内行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握,这样评出来的结果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专家建议定期开展此项评选 此次参评的609种报刊来自107家中央报刊主管单位和31个省(区、市)。从评审结果来看,入选百强的报刊覆盖面广、门类较为齐全,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省(区、市)比例比较均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99种入选推荐名单报刊分布在68个中央报刊主管单位和30个省(区、市);百强报纸涵盖了中央级报纸、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晚报都市报、行业专业报、大众服务类报纸;大众服务类期刊涵盖了时政、文化生活、文学、“三农”、少儿、老年、时尚等各个门类;学术类期刊不仅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期刊,还基本涉及了哲学、经济、物理、化学、农业等一级学科。 吕华麟认为,入围报纸具有4个特点:舆论导向正确,报纸信息量大、贴近性好、可读性强、实用价值高;影响力比较大,有些是全国或区域里的强势媒体,有些是行业里的权威媒体;经营能力比较强,特别是综合类报纸,年收入超过几亿元、几十亿元的不在少数;出版规范,没有违规记录。“的确都是各自所属门类中的佼佼者。”石峰评价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优秀报刊因受推荐比例限制未能被推荐上来,对此,部分评审专家建议此项工作能够定期开展,使更多优秀报刊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不断完善相关评审推荐机制 在石峰看来,“百强报刊”评审不是静止的完成式,而是动态的进行式,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在高自龙看来,入围“百强报刊”不仅仅是获得荣誉这么简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评审专家对评审工作都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将这项不带有商业及功利色彩的推荐工作滚动进行下去,真正使其发挥推进精品报刊建设、规范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环境的作用。 对于后续工作推进以及扶持激励政策,评审专家建议加大对“百强报刊”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发挥其品牌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建议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资金扶持和产业项目等方面对“百强报刊”予以支持。 为使此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石峰建议今后不断完善相关评审推荐机制,每两年定期评审推荐一次。在他看来,此次活动之所以是评审而非评奖,就在于“奖”是表彰占主要成分,是一个完成式,而“选”则是进行式,选出来还要继续给予支持和培育。梁勤俭建议对推荐出来的报刊进行跟踪监管,出现问题的可视情况随时取消荣誉。 此外,不少专家还对参评报刊提出建议。社科期刊组评审专家、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龙协涛认为,此次评审提出的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管理部门而言是三项要求,对评审专家来说是三把标尺,对办刊办报的人来说则是三项奋斗目标。 最后,石峰表示,希望当选百强期刊的报纸媒体和杂志媒体可以起到典型作用,为报刊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更多新闻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