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网络与政府科学决策可良性互动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28日 08:55 

       随着民众开始逐渐适应网络化生存方式,网络也开始进入国人的政治生活。新的网络环境不仅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同时也训练了其参政议政的能力,网络上所形成的网络民意已经开始明显影响到了政府的决策。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信息,推动发展,做好决策,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民群体中尚有不够成熟和理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有时也会阻碍科学决策的形成。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网络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网络对于科学决策而言,究竟是一种朋友关系还是一种敌人关系?就这些话题,记者专访了乐融网董事长李仉军。

  网络与科学决策可良性互动

  记者:有人说,网络是科学决策的朋友,也有人说是科学决策的敌人,您怎么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李仉军:网络与政府的公共决策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达3.84亿,年度增长率为28.9%;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这一数据说明,网络作为人们日常工具的价值正在提升,网络民意已经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民意反映渠道。现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重大的公共决策出台,可以忽略甚至是漠视网民的存在。

  与此同时,网络还能畅通民意渠道,让更高的执政者能清楚准确地了解基层的信息,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基于一种互联互通的技术,网络这个独特的公共平台,为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例如,过去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习惯了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高层领导干部也很难从层层汇报中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很容易发生信息梗阻或信息失真,导致决策难以实现科学化。

  记者:网络时代,政府做决策与过去有何不同?

  李仉军:传统的决策程序与网络时代的决策程序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传统的决策程序往往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确定选题后,组织力量采取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决策建议,由行政领导拍板、下发文件交主管部门执行。实践证明,传统的决策方式仍然有用,但因人力、地域、调查对象数量和参与调查者的个人偏好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容易导致部分决策的公允、合理性不高、执行效果与决策者的预期相差太远等问题。

  借助网络资源,就能弥补上述不足。例如:某市市民非常关注的调整电价或水价的问题。该不该调、调到多少合适?对这些问题,生活在该城市各个不同层次、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肯定是见仁见智的。如果当地政府在决策前先将有关方案放在网上,并设计好调查内容与方式,再通过当地电视与报纸等媒体发布消息,发动市民上网发表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充分地传达政府部门的意愿,也能广泛了解社会各阶层的诉求,最终形成的决策也必定会更贴近民意,更能得到多数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网络媒体要主动服务科学决策

  记者:网络媒体种类繁多,有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博客、播客等等,在服务科学决策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呢?

  李仉军:不同的网络媒体在服务科学决策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例如门户网站,它们的用户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可以在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上作出较大的贡献。而像我们乐融网这样的专业网站,则可以在一些专业部门决策的科学化上出一份力。乐融网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广大客户与金融保险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乐融网定位于满足中国中产阶层的金融理财和保险需求,注重客户的终身价值管理,在为客户提供资讯与销售服务时,始终以客户的利益为中心,站在客户的角度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我们的运作过程中,我们着力为交易双方提供安全和信用管理,使客户在此平台上获得省时省心的金融保险服务,让产品服务商通过乐融网的专业资讯和市场信息反馈,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产品设计。

  记者:“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个口号既形象地概括了网络的隐蔽性特质,也将网络的“双刃剑”特征亮在了公众面前,网络的这一特性对科学决策有何影响?

  李仉军:不可否认,网络确实有“双刃剑”特性,网络民意也存在一定的扩散效应和非理性成分,有时甚至处于失真状态。譬如,在网络上,我们不时会看到过激的言论,看到对他人的恶意诽谤,看到对主流民意的肆意践踏。而个别人利用网络话语权,压制或打压别人的言论空间,造成网络民意的失真。这都是网络上经常能看到的现象。但这与主流网络民意比起来,毕竟只是个别和极端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个别现象就否认网络民意的客观存在,甚至于否认整个网络在科学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当然,这也警示我们,政府部门的决策在听取网络民意的同时,也要认真进行甄别,惟有如此,才能确保网络真正成为科学决策的朋友。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