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有关报纸副刊的多元性文化表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发布日期: 2013年9月4日 09:16 

  如今,报纸媒体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水涨船高,而副刊的定位也随之不断地进行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培养文学新人为主的文学副刊,以新闻性和服务性见长的综合性副刊,以及挖掘整理地方传统文化、探寻考证地方文明史的文化性副刊都表明,报纸副刊进入了多元性文化表达的阶段。

  何谓多元?指的是多样的,不单一的。何谓多元性?表示事物是多样发展的,分散的,非集中统一的。多元,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这种日益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格局,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内心需求,各种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得到表达和认同的机会。媒体业则更是这种多元化时代的受益者,可以充分展示各自的创意来吸引读者,从而创造价值。那么,在推进这种多元性文化表达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选题的多样化。副刊除了有自己的大栏目,又分解出了许多小的专栏。这些专栏既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又要注意不断推陈出新,始终让读者带有阅读上的新鲜感。有的刊物有自己固定的专栏作家,这样可以保证稿件在纵向上的连续性和稿件质量上的统一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又难免单调,作者用一样的眼光和腔调来评说不同的事情,难免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为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就要多多储备不同风格的作者资源,及时更替,保证刊物内容的新鲜感。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应当从单纯的文学副刊走向文化副刊,不仅要有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杂文等),还要有艺术(包括美术、书法、篆刻、摄影、漫画等),以及文史知识、科普、风土人情等。通过多通道的信息传递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在此需要强调一下,许多刊物热衷于办“大副刊”,杂七杂八都往副刊这个筐里装,注重了多元而忽视了文化,这是不足取的,它极大地削弱了副刊的文化性,看似红火热闹,实则喧宾夺主。

  注重稿件的多样性。副刊文字不管是记事、论人、说事、谈理,都要有选择,有思想,对读者有启迪,对社会有积累。小情小调,低吟浅唱,是无法赢得更大的阅读群的。而重复别人观点,拾人牙慧,则难免令读者心生厌倦,失掉阅读的乐趣。“百家争鸣”应当成为刊发作品的标准,也应当是报人的胸襟。

  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作者队伍。副刊具有传播覆盖面广的优势,其社会渗透力和传播效力远远胜于书刊,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的确为作家的成长、成名提供了良机和沃土。这成为副刊吸引作家们投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有了稳定的队伍,则便于我们在策划副刊主题时进行有效的约稿,即短时间内就可以组到优质的合格稿件。如果漫无目的地在自由来稿当中选稿,势必会造成稿件的千姿百态,为版面的主题统一及稿件整合带来困难。

  在作者队伍培养方面,既要注重联系名家,更要发掘年轻作者,让不同的声音交汇,才会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对刊物的关注。某些副刊办得死气沉沉,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作者队伍的单一化,离退休人员居多,试想,这个年龄段的作者们怎么能够留得住年轻人的目光呢?

  当然,发掘年轻作家难度要更大一些,而且关键还在培养二字,现在的文坛大家,有不少都是从给报纸副刊投稿起步的,我们何不乐得做这样的伯乐,给他们机会,扶他们上马,为当地的文学事业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可以保证副刊始终拥有一种活力,新鲜的血液,新鲜的面孔,当然带来的是新鲜的文字与思想。

  持之以恒地打好“地域文化”这张牌。好的副刊不“副”,而是应当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和卖点。前文已经提到,地域文化专栏已成为许多副刊的招牌,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更多的表达方式,与读者沟通、互动,不断找到更多更好的角度,来阐释地域文化这一主题,传递更丰富的信息,积累更有价值的文化财富。从而成为吸引读者的一块巨大的磁石。

  总之,报纸是时代之窗,副刊是报纸之目。报纸副刊覆盖面大,读者面广,因此,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从而也就不可推卸地担负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更大责任。

  今后,实现多元性的文化表达的报纸副刊将为读者提供高品位的精神营养和高格调的精神享受,并成为积累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更多新闻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