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新媒体冲击或将唤醒传统期刊业新的生机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 2013年9月22日 09:22 

  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让人们再度对期刊业生存发展充满了关注。人们不禁思考:面临新媒体的强力冲击,我国期刊业将会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休言‘集体玩完’ 期刊永远不会消亡”

  随着电子阅读的爆发性增长,传统期刊业还有没有未来,疑惑之风一度在业界漫延。2004年时,曾有媒体预言“中国现有的品牌杂志5年后集体玩完”。

  事实证明,10年来,我国的品牌杂志不但没有“玩完”,而且很多杂志呈现有目共睹的长足发展。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说,尽管面临数字期刊的冲击,传统期刊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行业主体,在部分领域和部分地区还将处于增长态势。

  首次问世的全国百强报刊排行榜中,《知音漫客》和《特别关注》都是近年内逆势上扬的期刊。其中创刊七年的《知音漫客》,月发行达650万份,一跃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漫画期刊。

  “纸质期刊永远不会消失,就像网络生活并不能取代实体生活。人有传统的阅读习惯,需要触感,会坐下来欣赏纸本读物。”约翰威立商务服务(北京)有限公司高级经理严军对记者说。

  2013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年里,不少成功的纯数字杂志都在创办自己的纸刊。人们面临着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的信息过载问题,希望能够真正专注地阅读一些高质量的文章。调查表明,目前相当数量的读者在心目中还是愿意为纸刊付费,对数字刊的付费意愿相对较低。

  石峰说,网络阅读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阅读也在攀升。我国期刊总印数实现8年持续增长,从2005年的27.59亿册增长至2012年的33.48亿册。人们的学习、工作、科研、生活都依然离不开期刊。

  人均期刊不到3册 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采访时,许多受众表示酷爱阅读杂志,以各自的兴趣爱好为特征选择期刊。但由于期刊质量、同质化等多方面原因,个人订阅期刊数并不理想。

  石峰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统计,世界年人均拥有期刊5.2册,日本20多册,美国10多册。我国现在期刊年人均不到3册,与发达国家年人均拥有量差距更大。

  我国期刊社规模小,经营分散,总体实力弱,竞争力不足。我国近万种期刊,分散在六千多家出版单位,平均一个出版单位不到两种。而美国约翰威立(Wiley)作为全球第三大学术期刊出版商,拥有10多个学科领域内1500多种期刊。美国一种老年期刊年发行量可达一两千万册,我国近30种老年期刊发行量加起来才500万册。

  期刊结构不尽合理,学术期刊过滥,不适应读者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有碍期刊产业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类期刊占比不到30%,学术期刊占比超过一半。而美国学术期刊占全部期刊的24.9%,消费类占70%。

  期刊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学术期刊质量普遍不高,影响力小。2012年中国学者发表在美国《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比上年增长35%,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大多在国外期刊上首发。

  这些差距正是期刊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石峰表示,“中国梦”赋予了期刊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期刊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化也将大大增强期刊的传播力。

  大力发展消费类期刊 创新产业类期刊

  今年75岁的高大爷从青山区辗转几趟公交车,来到刊博会现场,到各个期刊展馆浏览。作为一名杂志忠实读者,他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经常到省市图书馆阅读期刊,他喜欢人物传记类、健康养生类期刊。他认为,期刊的方向就是要贴近大众生活。

  严军认为,此次刊博会主题“期刊让生活更精彩”,充分体现了期刊功能和走向。纸质期刊的发展方向正是向高品质转型,满足读者对阅读趣味和阅读质感的要求。

  调整期刊结构势在必行。从我国期刊业现实情况来看,亟待调整学术期刊与消费类期刊的结构比例。发达国家消费类期刊一般体量较大,学术期刊突出做精。我国要发展期刊产业,就要理直气壮地发展消费类期刊,同时创新学术类期刊,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中国台湾电子书协会理事长俞国定则十分看好产业类期刊。“比如一本叫做《混凝土》的杂志,所传递的知识、信息被其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所渴求。中国正处在全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机,只要纸本配合新媒体发展,将掀起纸刊革新,同时挖掘出产业期刊巨大的潜力。”俞定国对记者说。

  报刊改制改革的推进或为期刊业带来新契机。有关专家预计,如果对刊号资源配置适当松绑,期刊的总发行量可有明显上升,届时既有利于规范期刊出版行为,还能更有效地满足读者需求。

  在数字化的洪流中,有些期刊社初步站稳了脚跟。知音传媒集团以《知音漫客》为基础,又创办了《漫客小说绘》《漫客星期天》《漫客绘心》等三本漫画杂志,形成了涵盖刊物、图书、动画、游戏、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动漫产业链,成为知音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是‘你死我活’的替代关系,是可以融合发展的,如果善于借力,传统媒体将会释放更多的生机与活力。”石峰说,跨过这一步,期刊业春光无限。

  由此可见,传统期刊的发展不应该闭门造车,而是要与新媒体共同发展,共攀高峰。更多新闻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