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浙江科技报》是如何让纸媒如何对接、服务金融产业发展的:该报主动把新闻的触角伸向金融领域,实现报纸在服务产业方面的转型升级。 早在2013年初,《浙江科技报》就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批准下更名为《科技金融时报》,经过半年的试刊,于7月1日正式创刊。除了从原来的每期四开8版扩容为对开16版,报道范围大大拓宽外,报纸实现了由一张传统的以农业科技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向同时承担科技和金融报道内容的财经类报纸的转型。 经过半年多深入扎实的工作,报纸经营有了大幅提升,目前浦发银行、杭州银行以及数家投资公司已经主动与报纸进行战略合作,其中,浦发银行3年内每年为报纸提供100万元的支持。今年1~8月,报纸经营额达1000万元,超过去年全年。 主动吆喝,争取支持 作为拥有首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大省,浙江一直没有一张专业的财经类报纸,发达的金融机构也没有一个与数万中小企业沟通联系的纸媒平台。《科技金融时报》的诞生,使这种愿望成为现实。 面对陌生的金融领域,宣传报道如何起好步呢?《科技金融时报》把取得宣传和金融主管部门的支持,作为迈进金融报道大门的重要一步,主动地不断吆喝,从而打开了报纸的“天目”。筹办伊始,报社领导就主动向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领导汇报,听取意见,交流情况,获得支持。有关领导要求把《科技金融时报》打造成一张无区域性财经类报纸,并为报纸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报道上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的帮助。 报社还主动向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和浙江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推介,和各大银行建立宣传报道的联系制度,并正在组建有各大金融机构负责人参与的报纸编辑指导委员会,有学界和金融界专家参与的学术指导委员会,有科技金融实业方面人士加盟的产业顾问委员会。 策划活动,扩大影响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认识、接受这张新型的现代财经类报纸,让《科技金融时报》尽快走进读者生活,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报社投入精干力量和较多的财力,围绕报纸新定位,密集策划、举办了一系列社会活动。 今年3月,报社在连续举办4届科技新浙商评选活动的基础上,发起成立了科技新浙商促进会,百余位科技新浙商成为首批会员,同时,促进会又注册组建了新锐浙商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科技型企业合作共赢搭建起科技金融服务的新平台。6月,报社与杭州银行等承办了首届浙江科技金融论坛,请国内一流的科技金融专家作专题演讲,200多名来自科技界、金融界、企业界、理论界的人士参会。同时推出的科技金融结合成果展,展出了杭州各大银行的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项目和理财产品,吸引了众多的业界人士和市民。报社还与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助推金融宣传,实现双方共赢。 借力学界,彰显特色 为了使报纸的财经报道更加专业,同时能激荡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思想,《科技金融时报》还向高校和金融界的学者、专家请教,同时请专家给报社职工上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普及课,以打造一支有专业水准的财经报道队伍。 同时,《科技金融时报》与学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请学者们为报道提供思路、信息,分享学术成果,为版面提供专稿或时评,其中,《过于发达的金融是把双刃剑》《流动性政策为何会走向前台》《是什么影响了流动性政策的成效》等,既有理论深度,又紧扣当下舆论热点,观点独到,发表后受到读者热评。 为了使《科技金融时报》的财经报道尽快走上轨道,做出影响力,报社专门成立了财经新闻中心,从原新闻中心抽调资深记者,并向社会公开招聘年轻的财经记者,把新闻的触角延伸到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各个角落。 《科技金融时报》总编辑吴伯正说,作为浙江唯一一份财经类报纸,《科技金融时报》将突破行业和地区限制,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中国,紧紧抓住经济科技活动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部分,积极反映浙江的金融改革、贸易改革、新区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成就,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今后,《科技金融时报》将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继续前行,致力于打造具有优秀水准的财经类报纸媒体。更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