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广告是微电影创作最初的“原动力”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日期: 2013年11月23日 23:23 

  2010年一部汽车广告短片《一触即发》将“微电影”的概念带入到人们的视野中,而紧随其后的另一部名为《老男孩》的微电影开始风靡,则让“普通人拍电影变成了一种可能”。

  转眼三年过去,从最初为《老男孩》的忠实粉丝,到如今成为一位专业微电影编剧,在皇品微电影活动事业部总监四月看来,随着微电影、微博、微小说、微访谈、微信等碎片化的传播形式不断涌现,在逐渐形成的“微时代”中,微电影凭借互联网传播平台以及自身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被越来越多受众们,特别是18岁至35岁的人群青睐,而这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微电影”成了人们眼中的“新潮之物”,并急速流行起来。

  正如《一触即发》为服务于一个汽车品牌推广而“诞生”。四月认为,对于微电影,尤其对于泉州本土微电影而言,广告的确是一个最初的“原动力”。“由于微电影本身有着极强的传播效应,因此投资拍摄一部微电影,仅以一定的资金投入就能通过剧情传递品牌价值及企业文化,这在商家们看来是‘开支较少、接受度高’的自我宣传方式。正是由于商家们喜欢上微电影,对于微电影的需求开始增多,无形之中为其制作提供了资金,由此也加速了市场的发展。”四月以自己任职的微电影公司为例,仅在2012年一年中,公司就自制了近三十部的微电影,而其大多都属于本土商家的广告订制型微电影。本土微电影在被接受的同时,亦寻找到了发展的商机。

  与此同时,近三年,微电影也成为学生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校、中学,不仅组建起了微电影社团,更有相应的微电影节、微电影比赛定期举办。培元中学组建了DV工作室,学生们拿起手中的DV,开始通过镜头记录起身边发生的故事,在该校从事近二十年教育工作的许有津介绍说,仅在一年里,由学生们独立创作并进行拍摄的微电影就有六七部。“不少学生还在拍摄微电影中寻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