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央视制片人李潘:电视读书节目如何才能活下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2日 09:48 

  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李潘会员说,中央电视台电视读书栏目《读书时间》大概是中国电视屏幕上的第一家读书节目。

  18年间,央视读书栏目的命运可以说起起伏伏。先是2000年,《读书时间》因收视率、节目老化等原因停播,后创办《子午书简》栏目,现改为《读书》栏目。李潘说,央视读书栏目也曾有它辉煌的过去。"从1995年到2000年,那是我们黄金五年,当时在全国文学界、文史界还是很有影响力,采访过包括王元化在内的许多文化大家以及100多位知名作家。"

  从大的范围上来讲,在1995年央视创办《读书时间》栏目之后的几年,中国电视出现读书栏目爆发的小高潮,最多的时候全国电视读书栏目将近二十家,但现在仅存寥寥几家。究其原因,李潘觉得,是因为电视读书媒体的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她毫不避讳地说:"电视读书栏目实际上是反读书的。由于电视的本质和特性导致它注定是一个娱乐大众的媒体。而读书是很私人,相对小众的一件事,而且需要反复琢磨、反复阅读,因此,它是反娱乐的。无论纸媒、电子传媒都可以反复阅读,电视却不行。"

  除了电视媒体做读书节目的先天不足,还有一个很大的压力来源于电视的收视率导向。"因为看电视的人常常不喜欢读书,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电视读书节目没有生存空间或者生存空间很狭窄。你只能自己去争取,这就是现实。"李潘这样感慨地说道。

  虽然在电视上做读书是一件很拧巴的事儿,但是李潘说她会坚持往前走。央视自恢复《读书》节目后,一直坚持创新,试图通过不断地更改样式以吸引观众。当时电视做读书节目普遍采用作家访谈加新书信息的形式,《子午书简》采用文摘的方式,把好书的好片段拿来朗诵,后来改成《读书》"三人书评"的方式,再到现在的在大型演播室邀请名人分享读书经验,并推荐好书。"名人谈阅读的形式比较讨巧,收视率比较好,同时可以把新书带进节目。"

  "在这种尝试环境下我们活下来,而且越活越好,原来10分钟到现在争取45分钟大型演播室谈话节目,空间一点点增长全靠自己。"除了日常的节目之外,《读书》栏目还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合办"书香中国4月23日大型晚会"、每年暑假推出针对青少年阅读的大型特别节目《我的一本课外书》。"《我的一本课外书》节目在青少年里边影响非常好,全国已有10万人报名参与。我们每一年暑假推选青少年读书榜样,在青少年中形成很大的影响力。今年为第二届,到明年时可能会做得更大。"李潘这样描述道。她认为,这是强化自己的执行力,让电视读书节目能够活下去的另一种方式。

  因此,电视读书节目仍然有市场,在经过一定程度的创新之后仍然可以吸引到一部分观众的注意。更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