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贴吧经营10年,立即注册用户10个亿大大超出了微信,如此庞大的数字,试想八度想要发力移动互联网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今移动端已经抢称这样了,百度一直表现很低调,但在成功收购91助手之后,百度的移动战略逐渐浮出水面,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了解更多广告新闻精彩内容。 第一组数据显示,百度贴吧在十个年头中,累计总注册用户已近10亿,兴趣吧超过810万个。原以为贴吧会被过气的天涯社区、猫扑等同品祸害,如今却闷声不响的突至天文数字,瞬间,让我对其有了新的认识以及产生了未知的疑惑——持续成长的贴吧,哪里来的能量,能一直获得李彦宏的支持? 写到这儿,笔者再发第二组信息,或许就能看出贴吧存在的能量了。 数据显示,5月初全新改版的贴吧APP在11月又秘密上线了新的功能,兴趣群组。上线一周之内,群组数量达到40万个;而在上线27天时,数量突破200万个。在拥有了十亿的PC端用户后,百度如今又持续几次发力移动平台,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在顺其自然。 毕竟今年随着易信的高调发布以及来往的牛犊初生,移动社交卡位战如火如荼。然而在这场白热化的关键战役里,百度的低调似乎有点过头。但在成功收购91助手之后,百度的移动战略逐渐浮出水面,而持续悄悄发力贴吧的移动社交功能,则瞬间让人联想到,李彦宏这是要把贴吧打造成移动社交的新武器,抢滩移动市场。 但是,在PC端闷头快跑的尖兵是否能一如既往的在移动社交领域中占据要领地位,业界都充满好奇心。而对于笔者而言,贴吧具有其他平台没有的两大优势,或许能为李彦宏博出移动之彩也说不定。 贴吧基因:基于兴趣的群体互动 在中国互联网的文化里,百度贴吧的“吧友”是个独特的群体。吧友们因兴趣聚合,显示出不同于一般网络社区的凝聚力,这为贴吧提供了海量的UGC内容,也使得百度贴吧常常成为网络文化的创始者。其中WOW吧、李毅吧等吧中的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屌丝等文化均堪称网络经典——不同于豆瓣的反商业气质,贴吧的用户基因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入世”。 基于兴趣聚合的群体互动基因再加上PC端匹配的庞大用户群体,其在移动端的发力比一般硬带兴趣元素的移动社交平台更有优势。同时,能快速展现贴吧产品形态的内在生命力。 移动社交的本源: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互动 如果说贴吧基因决定了贴吧在移动端上完全不用担心用户“如何来”,那么贴吧独有的互动模式解决了另一个移动社交的难题——用户“如何留”。 在移动社交应用中,“过把瘾就死”不是新鲜事儿。开心网已被淡忘,人人网颓势尽显,作为“新宠”,新浪微博的活跃度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朋友圈的“私密熟人模式”的短板也逐渐显露。一方面,“私密熟人”圈里的话不投机大大降低了用户互动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在限制人数的私密社交里,用户得到的反馈和所谓影响力是有限的,对于活跃在社交网站上寻求共鸣和存在感的人群来说,移动端的社交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而贴吧突破了移动社交熟人圈子的想象空间,其基于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社交模式在移动社交中算是独有。这种建立在既非常规的熟人,也非完全的陌生人之间的社交圈,是其一直运营的模式,贴吧里的人们基于兴趣选择某一个社交圈,在开始社交之前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在某种特定方面的共通点。这种“陌生以上,熟人未满”的模式,在手机移动端才能得到更极致的发挥。用户既能享受兴趣分享、充分互动的乐趣,又能保护个人隐私并维持好友间的新鲜感。 据了解,贴吧移动App不久后还将增加LBS功能,开放地理位置的接口。而一旦成功接通,贴吧则能更好地实现移动用户间的互动,并将虚拟社交与现实结合起来。用户不仅能通过地理位置找到身边的群组,还可以将线上交流扩展到线下活动,这种带兴趣聚合的社交模式迅速充满生命力。 当纯陌生人模式从激情过后归于沉寂,而朋友圈沉浸在家长里短、养生悟道的琐碎中无法自拔,贴吧“陌生之上,熟人未满”模式或许将会成为留住用户并保持用户活跃度的最终筹码。 结语:2013年接近尾声,2014年才是真正拉开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争的序幕。在移动社交领域“用户、产品、互动模式”三位一体的比拼中,贴吧自身所带的两大优势,笔者相信其能为李彦宏这么多年的投入带来一丝丝香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