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纸媒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数字媒体无法完全替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0日 09:45 

  现在仍然有部分群体对看得见摸不着的宣传半信半疑,但是从纸媒上获得的消息就比较相信,虽然新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让大众接受并且相信,仍需要一个过程,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了解更多广告新闻精彩内容。

纸媒

  人们不会忽视纸媒的影响力。随着生活的调整,人们会更重视报纸的深度、广度以及质量,但同时将淘汰一部分影响力、组织力、质量较弱的纸媒。

  第一,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发生转变。纸媒与数媒只是阅读形式的区别,是阅读习惯的调整与补充。相对于数媒起步阶段,进入自媒体时代,信息量更大,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当前,已经进入信息严重过剩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正在发生显著改变,从信息的“量”向“质”转变,从信息的简单可获得性、丰富性,向信息的深度、广度及质量转变,即透过信息看本质,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大。今天,人们更重视信息的质量深度而非信息流量和速度。很多人会利用数媒获得简单的知识和娱乐,但仍需要借助纸媒学习、传播具有深度的理论知识。如《华盛顿邮报》被收购后,一些评论者就认为纸媒应提供信息化服务、新闻分析而非仅仅提供简单的信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将淘汰一部分影响力、组织力、质量较弱的纸媒。

  第二,纸媒本身可做成企业经营平台。笔者认为,作为媒体,无论纸质还是电子平台,都要在经营上融合多种形式,把它变成一个管道、一个舞台。纸媒作为经营平台,可以进入很多行业,发展空间无限大。通过整合传播、论坛、会展等各种各样综合元素,报纸在知识传递、信息分析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报纸还可以进入礼品市场,哪一年哪一月出版的报纸,是无法PS的,可以作为收藏品。目前,已有人就开发这个功能,将其做成礼品。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使纸媒现在的市场被蚕食。这就逼迫纸媒去开发新的功能,不要把纸媒只当成报纸,纸媒应当是一个经营平台。

  第三,无偿服务令电子版传播价值得不到体现。美国的新闻价值传播是有偿的,不像我们国内很多新闻传播是没有版权的,是无偿的新闻服务,电子版传播价值不能得到体现。如果这些数字版的传播和下载都是有偿的,就有升值的潜力。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数字版的传播价值值得思考。

  从报纸发行量看,包括我自己在西方访问的感受,西方国家还是很多人拿着报纸在看,所以纸媒并非被完全代替。增加电子版,只是增加阅读的空间和深度,只是多了一种选择机会,绝不意味着人们不看纸质图书。纸质版有纸质的欣赏方法,数字版有数字的欣赏方法。现在大量的数字版图书都是由原纸质图书经过时尚化、碎片化、互动化的改造,实现互补,效果很好。

  第四,数媒的收益尚难确定,纸媒收益则很可观。目前,数字媒体到底有多少收益我还不清楚,但纸媒的收益是看得见的。虽然有些方面在减少,但利用纸媒平台还是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得收益。当前,人们并没有忘记报纸的影响力,报纸依然是广告的重要载体。

  安徽出版集团有份报纸叫《市场星报》,就这一份报纸本身来看,作为纸媒虽然广告可能已经受到影响,但它本身举办活动,还和旅游结合,以及和图书文化载体结合,使它的收益不但没减少还在增加。《市场星报》除了做广告外,还有商业分析,并让报纸和期刊、图书、影视结合,成为各种方面嫁接的平台,如跟旅游、会展嫁接。

  第五,中国纸媒更具权威性,更受作者和读者重视。以图书出版为例,很多人的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发表,比如盛大文学网站的众多作者,但最终他们一定要找出版社将作品出书,一次印量常是5000本、1万本甚至更高。因为他们认为这才叫书,这才叫成果。报纸方面,很多读报的人一般利用休息时间、旅游时间去阅读,读报慢慢变成休闲时尚,而非工作需求,这就是进入了不同的阶段。报纸更直观、可随意放着,随时可以找出来。

  第六,纸媒更有文化气息。纸媒的功能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阅读功能,二是创意功能,三就是信息服务功能。无论数字媒体还是纸媒其实都能做到这三点,但是纸媒更加有文化气息。这如同一个人在家里看光碟还是去院线看电影,有的人觉得在家里方便,有的人去外面看电影感觉浪漫。现在有人写微信,说不定过几年手写明信片变成时尚,我感觉这是一种时代的变迁。

  第七,加强青少年报刊阅读引导工作。要努力让青少年养成阅读的习惯。读报是一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是能够引导的。当然我们必须要对纸媒的内容进行改造,让它能跟读者互动,要有更多互动的语言和内容,让年轻人更感兴趣。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