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邢宏宇详解微视品牌定位 开启“V社交”时代

来源:飞象网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26日 11:06 

  视频拥有比单纯的图片与文字更强大的表现力,微视的出现让手机用户又多了一个表达自己的方式,腾讯应用的额多样化,让用户的黏贴性更强了,当用户越多的参与越多的曝光自己的圈子,依赖与忠诚度就越强,好比QQ空间存下的相册与日志记忆,你会轻易的封存吗?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了解更多广告新闻精彩内容。

微视

  日前,随着腾讯2013年度微盛典落幕,作为腾讯今年推出的全新移动社交产品微视,其品牌定位也随之曝光。

  腾讯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兼微视总负责人邢宏宇首次向外界透露,微视定位于基于影像的动态社交语言,通过8秒分段拍摄视频以及传播力最强的社交关系链,满足人们深层次表达和获取信息的需求,让社交变得更简单、更真实和更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微视的逐渐流行,以“动态社交语言”为载体的“V社交”( Video社交)概念,也开启了移动社交的另一种可能。随着微社交平台的不断壮大,图像即将成为社交主流,并为大家的社交生活带去史无前例的改变。

  全新表达:动态社交语言

  目前,文字、图片、语音是主流的社交形态和介质,但随着4G的到来,视频这种丰富直观的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延伸社交的边界。

  据了解,微视在今年9月底正式上线,能够让用户通过QQ、微信等账号登陆后,将拍摄和编辑的8秒视频分享到微信、微博、QQ空间等主流社交平台。

  对于业内关心的微视为什么将视频限定为8秒的问题。邢宏宇此次表示,统一的时长,6秒感觉偏短,研究测试表明,8秒形成的片断最容易在人脑海中形成印象;在中国目前网络环境下,8秒视频压缩的流量相当于几张图片的流量,有利于在移动端的分享。“8秒如果横过来放,代表一种无穷大的符号,也即内容创意的无限性,这也是微视最突出的特点。”

  如何理解微视这种动态社交语言的全新表达?邢宏宇指出,微视突破了传统图文的静态沟通方式,丰富了语音的简单动态交流,将图文、语音和动态画面完美融合,可以解决在微博时代承载不了的一些信息。“比如我自己在广州火车站就拍过一个视频,一位乞讨的老人,他在吃东西的时候,他身边的人就是非常贴心的帮他按摩了一下,就是让他的食物可以顺下去,这样东西如果你做成文字是很难表达的。”邢宏宇举例说明,这种动态还表现为微视的分段拍摄上,8秒有192帧,每一帧都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甚至可以将一天的东西浓缩成8秒,这样拼接出来可以做出很精彩的视频,信息量更大也更生动了。

  从社交属性上看,微视目前经过两次重大更新后,在账号登陆、好友邀请以及分享平台等方面,已经打通了QQ、微信、微博等主流的社交圈,能够轻松将视频分享给好友。不仅如此,通过发现中内容分类以及添加的标签,用户可以迅速找到爱好相同的微视好友,而且可以直接互动点评赞,能够满足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多样需求,并从线上延续到线下社交。

  除此之外,正如短信70个字,微博140个字的语言规则,8秒微视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最重要的功能是承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就算是平铺直叙的一段微视,也能完成信息在人群中的流动传播。而且微视还具备语音语调、节奏速度、词汇和语法等诸多语言元素。也因此,动态社交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能够不断刺激交流双方所有的感官,并让这种全身心的交流相互呼应。

  “V社交”时代开启

  事实上,微视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分享形式,更是开启了一种Video社交的生活方式。

  从网络社交的发展史看,从BBS到SNS,再到微博、微信,无论是社交介质、平台都在不断更新演变,人们渴望交流、表达,不断寻找一种低成本又能满足分享需求的方式。随着4G、wifi的普及,以及高清像素智能手机步入亲民价位,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发视频信息,硬件方面的成熟为视频社交提供了支持。视频这种动态社交介质,因为其直观性、丰富性以及操作简单,在国内外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据了解,微视从登陆、拍摄、分享到转评、点赞的互动,不仅能够一气呵成在同一平台完成,而且基于腾讯的微社交战略,还可以在微信、手Q等其它平台直接调用微视,在丰富已有社交平台的沟通表达方式的同时,也让人们能够更畅快、更及时地表达观点、展示才华、分享兴趣。而且这种视频表达在QQ、微博、微信等各平台的自由流转,信息的无缝对接也让社交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邢宏宇在采访时表示,目前微视安卓2.0新版已经正式上线,可以自拍,可以把本地的视频加上新拍的视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视频美化功能,包括创新的各种主题、配乐和水印等,未来还会有更大的举措来强化这种社交语言的表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V社交是微社交进化的最新成果,也是社交新时代的代表性产品。它将传统的关系图谱模式和兴趣图谱模式完美结合,以关系图谱为基础,放大兴趣图谱的辐射面和传播效果,完成一次社交网络量变到质变的进化过程。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