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品牌商非常重视借用媒体资源为自己建筑强大的认知力,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会不会有一天,品牌商建立自己的媒体属性部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各大媒体称为争相报道此消息的“媒体”,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了解更多广告新闻精彩内容。 当“媒体属性”已泛化成为非媒体行业标配、企业纷纷玩起媒体进行跨界时,那么,请你忘掉“媒”性,忘掉做媒体的条条框框,向其他领域跨界,融合。只有这样,自媒体的天地才会越来越广大,变现道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2013年微博创业潮未完,又有人用微信叫卖产品,做移动电商。听似天方夜谭,但人家却实实在在捞金了。不禁让人思考:自媒体变成挣钱工具,还会是信息传播的小单元吗?伴随技术驱动之下商业变革不断加深,自媒体最终会“变形”成什么模样? 过去一年,可谓自媒体风生水起的一年,也是微博大牛们奋不顾身投入的一年,曝光程度堪比“互联网思维”。但看似风光的自媒体悲苦惟自知。笔者结合这些问题和自己的观察,既梳理且畅想 一下自媒体吧。 【重新定义:什么是媒体和自媒体?】 百度百科和新闻学教材给出的定义,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地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它包括三元素,一是信息内容生产者,二是信息传播平台,三是信息接受者。以前,由于缺乏基于一定技术的信息传播平台,再加对信息生产者资质审核等政策因素,信息传播以媒体组织形式存在。而今,技术将一切壁垒打破,信息内容生产者与信息接受者交互,而信息传播平台也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社交网络的到来,将每个人联同媒体组织拉到同一起跑线上。人人都是自媒体得以实现。 但如果从人类传播史“人际传播”角度来看,那么,每个人天生就是自媒体。万能的大熊就属于此类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信息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也信息的接受者。打从其出生起,就形成了一个以TA为中心的信息传播范围,比如向其父母亲人、同学、同事、朋友及其他人传播信息。 互联网和相关技术的到来,将这种个人传播能力放大(这也佐证了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媒介和技术性工具是人类感觉器官或身体功能的巨大延伸),传播介质更多样,有文字、声音和视频等内容。其中以文字最为常见。从BBS到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客户端、个人APP甚至唱吧、微米等一切个人移动平台,个人传播信息能力及魅力得到前所未见的爆发,致使“自媒体”这一概念最终走到大众面前。 在自媒体的全新世界里,你可以传播以文字为载体的动态资讯或深度解读,也可以传播以声音为载体的个人音乐作品或视听作品,还可以传播以图文结合的摄影作品,或者结合文字、图片和视听,传播你个人的某一兴趣爱好或专长,等。在此,不一而足。 【“个人门户”,或将成为获取信息的入口】 技术变革的不仅仅是商业生态,还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接受信息的时间和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碎片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种碎片化将来得更加彻底。以前获取信息,读读几大党报就可以,后来获取信息浏览四大门户网站就“吃得饱饱”的,而今,刷微博刷微信也差不多了。 在未来,这些固定的入口很可能将全部一一打破,信息满天飞。 信息传播渠道的碎片化,导致意见领袖越来越重要。这时候,某一领域或业界“意见领袖”或将崛起,形成以“个人门户”为信息入口的一条渠道。我不相信公信力,但我信你这个人。意见领袖对人们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将增强。喜欢TA的人们可以不认平台,只认这个人和TA的自媒体就行。 比如喜欢旅行的人,想知道有关旅行路线、旅途知识及省钱妙招等,关注旅行达人和TA的自媒体即可。再比如,喜欢读书爱探究知识的人,关注罗振宇和TA的罗辑思维就可以。喜欢科技资讯和深度解读的,关注程苓峰和他的云科技即可。而喜欢董洁的粉丝们,下载一个董洁全面体APP,就可以对心中的明星进行全面了解,详细到每一个吃饭订餐的细节。 总体来说,只要你有一技之长,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就有机会做大自媒体。在你所擅长的领域,或写作小说,或信息报道,或唱歌说相声等等,借助社会化平台,打造你的自媒体。在你擅长的“王国”,以你为中心,形成一个信息入口。 用万能的大熊的话说,如果你够优秀和够勤奋的话,做自媒体就可以放大你个人的这种魅力与影响力,形成自己的粉丝团队。 当然,你也许不是你这个王国的“国王”,但至少是其中一个“意见领袖”,拥有一批忠实的关注者和粉丝。 【如何运维自媒体:基于内容还是感情?】 众所周知,无论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始终是内容为王。但运维内容,是基于内容本身还是运维人的感情呢? 关于这一点,万能的大熊给出的答案是感情。他反问,这世上,容错性最高的是什么?是感情,甭管它什么类别的感情。因为有感情,才有了包容。 自媒体的短板,相信已经被大家说滥了。依靠个体的精力和才智,无法长时间进行持续的、优质的“内容输出”。的确如此。如何解决?笔者的看法是,如果只是单纯地一味埋头生产“内容”,还不如用点心思在生产“感情”上,多与你的关注者和粉丝们互动,多从他们的切身需求出发做“内容”产品。 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年的传统媒体会被崛起不到一年时间的小不起眼的自媒体所裹挟?比如虎嗅对纸媒和门户网站的挑衅。说白了,传统媒体不输在“内容”,而输在“互动”性和与受众的情感交流上。 而且,媒体跟受众如果只是单纯的、信息消费或卖广告的利益关系,其黏性非常弱,容易被竞争对手所取代。如果基于情感运营,彼此的关系将更长久。 此外,基于情感运营还有其他很多妙处。 【变现模式:从品牌厂商还是从粉丝身上挣钱?】 劳有所获、所值,从中感受到自我价值,才会继续“劳动”。自媒体人,同样需要激励。但互联网从一诞生就内容免费模式,让自媒体人在获取激励的道路上必将进行更艰难的探索。 如何挣钱?是从品牌厂商还是从粉丝身上? 照传统媒体做法,即从品牌厂商身上挣钱,挂广告,卖流量,写软文,自媒体照样可以,只需将粉丝或受众攒到一定规模。但是,很显然,这种模式并非最佳获利渠道。不然,自媒体存在并没有多大意义。 虽然在现阶段,业态成熟的传统媒体变现模式,成为很多自媒体获得奖励的最直接且最普遍的途径,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绝不可能是自媒体价值实现的最佳的、最适合的途径。 接下来,就得从粉丝身上挣钱,而且,用万能的大熊的话说,你不是从“只要吃鸡蛋不想认识这只下蛋的鸡”的粉丝身上挣钱,而是从“吃了鸡蛋还想认识这只鸡、感激这只鸡”的粉丝身上挣钱。如果你拥有的后者人数越多,未来,你的变现模式将越自由越充满想象。做粉丝经济,这才是自媒体的真正价值。 比如你是旅行达人,你可以通过QQ群或微信群语音授课,讲解旅行知识,通过收取一定听课费获得回报。你也可以在你的自媒体平台上,寻找某类对到新马泰旅行有着强需求的粉丝人群,像个导游一样组团带他们去玩,收取一定带团费。你还可以将你发布在自媒体上的旅行省钱妙招或景点介绍做电子小册子在线去售卖,等等。 当然,如果你会利用自媒体平台方提供的大数据人群分析技术,你还可以对你的粉丝人群进行画像,进行更细维度的分析与了解,有针对性的,甚至一对一的推荐他们正急需的商品。比如Q群正准备去海南旅游,正急一款极佳的防晒霜,你可以与质量有保障的品牌方合作,进行推荐,收取推荐费;或者干脆做移动电商,等。 这样,是不是太像媒体了?是的。当“媒体属性”已泛化成为非媒体行业标配、企业们纷纷玩起媒体进行跨界时,那么,请你忘掉“媒”性,去年做媒体和媒体人的条条框框,向其他领域跨界,融合。只有这样,自媒体的天地才会越来越广大,变现道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