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读《生活的艺术家》有感:洞察致深 营销致简

来源:个人自媒体宇见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14日 12:08 

  首先介绍一下笔者在2013年读到的两本好书。一本是凯文凯利的《失控》,而另一本是李小龙的《生活的艺术家》,也是今天我们正要讲起的。

  在今天聊这个话题还有个重要原因:过去了的2013年让我感到,在营销、传媒、互联网以及泛化的商业领域,道家思想的影响力仿佛在一夜之间突然回归,润物无声却又是如此确切地发生。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表达不够具体可感,我来尝试做些举例:

  1、“控制”与“失控”

  2013与过去最显著的不同,在我看来是一种“控制”式的工作方式越来越不起作用。

  过去我们的工作基础都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比如传统媒体对内容产生上的严谨控制,层层把关,在以UGC为代表的新媒体和自媒体野蛮生长的“失控”模式下,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泥沙俱下、体系崩塌,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事。

  过去营销也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控制渠道、控制用户、控制人的想法,这是我们最本能的反应。看看传统的广告投放就知道,过去我们说要抓住强势渠道,要cover最广的人群,要“逼迫”他们来看你,以一种近乎“谎言重复1000遍也会是真理”的方式来营销,今天被“点对点”的传播结构彻底打破。2013年有更多的突破性公司,在传统营销上的预算是0,他们做的不再是“Control”而是“leading”,是引导。“谎言重复1000遍也会是真理”可能仍然对,但用户已不再给你这个机会去重复。

  “控制”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带有很强烈的“我要……”的“作为”的色彩。机构的“作为”和用户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道家讲求“无我”与“无为”,这不是消极的不做事儿,更可以理解为积极的“不作为”,在今天尤其应该去放弃“控制用户”的一切想法。

  在职场上,过去强调的同样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但近年来大家会发现,“扁平化”或者像KK所说的“自下而上”的“涌现”,众愚成智的蜂群效应,大规模的网络协作更有生命力,“去中心化”的另一层意思在我看来就是《道德经》里的“小国寡民”状态,分布式的工作方式……

  2、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是道家思想的典型,这个表达转化成互联网语言应该怎么说?我引用知名媒体人申音最近说的一段话:“近来反复琢磨,所谓互联网思维,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可能并不是“互联网 ”,不是多加一个网站APP多开一个天猫店多搞一个社会化营销团队多建个X粉会多给老板加个V… 相反,会不会更应该是‘互联网-”?减掉一切与最终用户直接沟通的障碍,减掉层层加价的中间渠道,减掉组织多余的架构层级,减掉一切可以外部化的低效内部交易,减掉核心能力之外的所有欲望冲动,减掉基业长青的春秋大梦,回到初心,轻装上阵,或许才可重新赋能……”

  3、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前几天,某杂志社邀我体验了他们最新的一个听书的APP产品,我听了营销大师科特勒的几个讲座。庆幸老人家比较长寿,在目睹了日新月异的营销变化之后,他在4P、6P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又有提出了“水平营销”的概念,将营销从“纵向”引向“横向”。

  我不排斥理论,但任何一种理论凝结成书,也即成为过去,从“为学”的角度,你尽可以看遍天下的各种理论,一千零一种关于营销、关于爱情、关于道德的学说,也无助于你去成为一个懂营销、懂得爱或者有道德的人。

  互联网的“试错”精神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为学”和“为道”的区别,你可以选择将所有理论积累在头脑中,Or,将他们消化变成自己的洞察与实践。这也许就是KK所说的:“我认为互联网创业者们应该不断地实验。……创业者可以对此思考,但不必思考过多,而是应该行动做事。”

  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且不论“神人”和“圣人”这两种我没见过,也无法理解的人,单说“至人”。现在很多人把Elon Musk视为乔布斯的接班人,假设他能够成功,那他和乔布斯将一样“无己”,“无己”的意思是这个人已经化身为某一种精神元素的标签,比如当你谈论乔布斯,则不可能离开“科技”和“创新”这两个标签,那么,你还是在谈论他“自己”吗?

  过去对个人营销更多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控制”式的管理,典型的就是所谓“CEO声誉管理”那套东西,其核心一是“装B”,二是“上神坛”,这种高高在上的定位跟现在的传播环境完全背离,坚持“有我”的结果在今天只能是装B成功,让用户远离你;不成,则跌落神坛遭人唾弃,付出的代价都巨大。

  那“无我”是什么呢?把《武侠》里的那句台词:“众生都有罪,大家都是同谋者”反过来说,品牌的最高境界还是应该把“我”的真善美,转化成“众生”的真善美,借由“无我”的努力、“小我”的泯灭,去融入、去消弭、去共建(你说用户参与感也好卷入也罢)、去实现与广大用户的一个“大我”的达成。

  在上边这些简单理解的基础上,下面是我对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原文的一些解读,加黑字体是原书内容:

  “对我而言,功夫的特别之处就是它的简单质朴。功夫仅仅就是以最小的动作和力量来直接表达自我情感。每个动作都有它自身的特性,不掺杂任何使其复杂化的人工修饰。最简单的方法往往就是最正确的方法,功夫之道也不例外。”

  ——《生活的艺术家》P29“我对功夫的看法”

  宇见:“功夫仅仅就是以最小的动作和力量来直接表达自我情感。”营销也是,以往我们理解的营销无关自我表达,更多是包装,这种理解有问题。在营销中,凡是有违个人、企业、品牌真实“自我”的表达其实都是有害的,它妨害了用户真正了解和喜爱你,说假话就很难前后一致,形不成统一的认知。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就是最正确的方法”,在营销中,你可以把所有的营销方法:PR、论坛、微博、微信、广告以及线上下活动,都用一遍,也可以只用一种,并把它用到极致。这是我理解的“最小的动作和力量”,只选一种最“轻”又最有“穿透力”的。

  “截拳道强调的不是‘增’,而是‘减’。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训练的最高境界通常是返璞归真。因此,重要的并不是一个人积累了多少墨守陈规的知识,而是如何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实用”绝对比“招式”重要。

  “当一个人没有风格,就可以适应所有的风格。”

  ——《生活的艺术家》P33“截击拳法之道”

  宇见:“当一个人没有风格,就可以适应所有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没有风格”并不是不了解“风格”、不了解“招式”和“理论”,只是不要被这些招式和理论所“绑架”。

  “我们暂且这么说,一种招式的创始人可能接触到部分真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随着创始人的离世,他的主张、意向和套路,被他的徒弟及追随者转化成法则。教义被创立、强制性的仪式被设定,理念被制定,最后体制被确立。”

  ——《生活的艺术家》P35“招式是某种倾向性的反应”

  宇见:看看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再回顾历史,这也许才是很多伟大企业无法真正基业长青的原因:“弟子与追随者”热衷于延续过去取得成功的“招式”,那些形式,不惜使用“教义”、“法则”、“仪式”甚至“体制”来巩固它们,而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新的“洞察”。

  “什么是截拳道?坦白的说,我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招式……截拳道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制敌方式,加上一些信条和方法,它并不是从某一个角度,而是从许多可能的角度观察实战。”

  ——《生活的艺术家》P38“什么是截拳道”

  宇见:“坦白的说,我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招式……”,如果李小龙发明的是某种新的招式,那就跟市面上的很多营销理论一样,可能在包装和概念上,会有所谓高下之分,但本质上没有区别,都一定会过时。

  所以,“截拳道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制敌方式,加上一些信条和方法。”李小龙说的意思是,这不是某种知识或者方法论的东西;“而是从许多可能的角度观察实战。”这与营销是共通的,“营销”之所以有魅力,正是因为它不固化,而是有无限的可能。

  它是一系列“以正合、以奇胜”的游戏;当一种理论,一种手段,无论过去多经典多有效,被大多数人所熟悉和掌握,那它也就开始失效;一种新的营销手法会兴起,形式、渠道、手法,不断转换着,以另外的面貌出现。

  营销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跟技术、产品本身的进步一样,它只是从“许多可能的角度”不断延续着的创新本身。

  所以,请看下边这句:

  “刻意迷恋某一技术是一种病态,不管该技术是多么的有价值。”

  ——《生活的艺术家》P43“原始的纯净”

  “今天晚上,我看到了一些全新的东西,体验到紧张的感觉;但是明天这种体验就成为机械性的,因为我想重复这种快乐的感觉。这样的描述不可能永远是真实的。真实的是此时此刻所洞见的真理,因为真理没有明天。”

  ——《生活的艺术家》P98 “武学笔记”

  宇见:的确,“真理没有明天”,一种既定的营销套路、理论、知识会有,因为它们是死的,可以被反复的炮制和修改,但真理没有;营销实践和功夫一样,只属于“此时此刻”,成功不会以相同的形式重复自己,但大部分人仍然醉心于追求“成为机械性的”,想“重复这种快乐的感觉”,这无非是一种妄念。

  “知识总是与时间相关,而‘认知’不受时间限制,知识有一个源泉,它来自积累,源自结论,而‘认知’是动态的。”

  “这是一种没有选择,没有需求且没有焦虑的意识。如果你处于这种心境之中,就会有感悟。只有感悟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生活的艺术家》P99 “武学笔记”

  宇见:“知识有一个源泉,它来自积累,源自结论,而‘认知’是动态的。”我没有见过比这个更有洞察力的表达!如果我们从事营销,就像李小龙对待功夫的态度一样,我相信那不是一个寻找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升级、更新我们的“认知”的过程。

  “这是一种没有选择,没有需求且没有焦虑的意识。”寻找知识的意识会有“需求”和“焦虑”,因为对于无数的营销理论,无数的成功案例,小米也好谁谁也罢,我们总是会挑剔,会觉得“这个有用,那个没用”,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焦虑。

  所以,按我理解,李小龙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寻找“认知”“洞察”,通俗点说是寻找“感悟”,而非“知识”。“知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这也是宇见一直希望去写的东西,过去1年我写了几十篇文章,几乎没有关于营销的,很具体的方法论的内容,因为我觉得,它们不“贵”。

  我写的东西有没有“洞察”我不知道,但至少我希望自己向这个方向努力,因为我相信同样的东西:是洞察,而非其它东西,让我们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

  写本文也是向一代宗师李小龙的一次致敬;作为一个中国人,普通的营销爱好者,我不认为我们需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营销经典,然而对它们视而不见又是另一种极端。

  “当一个人没有风格,就可以适应所有的风格。”

  当很多互联网人凭借营销创新,以一种“野蛮”的姿态成功崛起,这已经证明,营销的核心正是李小龙书中所谈到的,不断更新的“认知”、被保留的多种“可能”、“实践”、以及减去一切冗余的“简简单单”。

  当然,读李小龙可以获得对于营销的感悟的话,读其他书也可以产生新的思想。欢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互通有无。更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