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6月1日,上海东方卫视宣布将在每周五推出大型相亲节目《百里挑一》,而此前的5月28日,浙江卫视也下了一剂猛药,连续 13天推出特别版《为爱向前冲》,加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等,各大卫视的“相亲”大战愈演愈烈。 相亲节目为什么这么火?里面隐匿着怎样的危机? 相亲变娱乐,背后有推手 观众对相亲节目的话题关注,超过了节目本身。这尤其体现在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中。“宁愿在宝马里哭泣”的女嘉宾马诺被“相中”选走的那一场,根据央视索福瑞对34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当期节目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3.76%。而下“猛药”之后的《为爱向前冲》,在5月31日也坐上了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的交椅,比热播电视剧《三国》的收视率还高出两个百分点。 话题引来了观众,也引来了争议。 《非诚勿扰》中,2号女嘉宾朱真芳不屑于跟前来相亲的男嘉宾王煜握手,并称:“我的手只和我男朋友握,别人的话一次20万。”此言一出便遭到了现场观众的非议,她张口闭口的“豪门理论”,也被网友冠以“豪宅女”。 《我们约会吧》中,主持人让女嘉宾解释没看上男嘉宾的原因。女嘉宾说:“听说他是开火车的,我害怕他出轨!”主持人立即纠正说:“拜托,人家说的是人生像是一列火车!”之后有网友评论: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她故意听错,但她在电视上展示的这个逻辑实在很雷人。 在“拜金”、“雷人”之外,嘉宾身份的真实性与动机的纯粹性也受到质疑。在天涯、猫扑等论坛上也出现爆料,在节目中宣称刚过23岁,父母都是商人,自己银行存款有600万元,拥有3辆跑车和一家连锁餐馆的“富二代”刘云超,被查证是某艺术院校热衷选秀的学生。 “这类节目现在之所以火,和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其实是一致的,不光是电视节目,还有影视,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树起各种各样的偶像,都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比如说网络推手,几百万的点击率,实际上背后有集团在操作。” 同质化加速节目“死亡” 婚恋节目的风并不是现在才吹起来的。当年电视节目《玫瑰之约》大热时,跟风的不在少数,曾经一度超过30档,后来在同质化竞争下渐渐销声匿迹。此后的“选秀风”,在克隆《美国偶像》、《英国达人》的模式下也兴盛了几年,但颓势仍旧不可挽回。而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档相亲节目的模式,基本来自英国相亲节目《带我走吧》(《Take Me Out》)。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甚至因为“版权纠纷”而闹到了广电总局。 复制,跟风,最终死掉,似乎成为了中国内地娱乐节目无一例外的轨迹。未逃出窠臼的此轮相亲节目,又能撑多久? “3年到头,可能3年都撑不到。”这是徐舫州给出的答案。“包括再早一点的《今晚我们相识》、《非常男女》都是阶段性的。所以说,这类节目火,我估计是这一两年的事,很快就没了。” “这种互相的克隆造成中国电视两个巨大的问题,一是文化品位低下,二是‘大跃进’式的‘一窝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加速成熟有时就是加速死亡,一个东西迅速地脱离原本成长的过程,并不好。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原来吃的猪肉,这个猪需要一年才能养成,现在三个月弄的饲料、瘦肉精把它催肥了,大家自然觉得不太好吃了。” 为什么我们创造不出自己的娱乐节目模式? 徐舫州称,一个全新电视节目的设计比较难,从规则设计到内容打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财力,而在目前收视率为王的环境下,加上地方卫视之间的惨烈竞争,以及一些领导的错误认识,缺少细致培养和创造新节目样式的土壤,“拿来主义”便成了最便捷和最快见效的方式。 收视率与高品质应兼顾 收视率一直被视为跟风炒作类型节目的推手,但地方卫视要生存,广告商投放广告又没有其他的参考指标,这让业界对收视率既爱又恨。 “高收视率和高品质并不完全矛盾。”徐舫州解释。美国的探索频道、英国BBC的纪录片,都不乏收视率和品质双高的节目。 “一个是高价值、高品位的节目争取收视率,一个是高收视率的节目提高它的文化品位,这都需要智慧。”徐舫州说,“你光有高品质,观众不爱看那也没有用,关键是怎样架设起观众与节目之间的桥梁。”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比如北京的文化底子比较厚,再比如上海,‘海派文化’是一个完全可以发扬光大的东西,如果地方卫视能找准自己独有的东西,耐下心思,认真策划,肯定能产生精品。”徐舫州建议,“对真正有创意的节目,要加大扶持,并在引导中打磨它,不要因为有点小问题把它打死,或者是边缘化。如果只有挑刺,就没有人敢创新了。” 卫视“相亲”大战,涉及话题很多,电视台的“一窝蜂”、“同质化”现象、“收视率”效应,不客气地说,这些还只是最直观的问题。当下更重要的是,当“相亲”这类原本服务性的节目变身成今日的真人秀娱乐,成为个性张扬、搏位出名的平台,成了各种价值观甚至“把无耻当可爱、把隐私当噱头”这种低俗价值观放大的公共空间,此种倾向及成因,应该警惕。 收视率、幕后推手、媒体躁动、价值观迷失、低俗炒作……这些文化现象,点中了怎样的社会穴道? 为此,本版从下周起,将陆续刊登有关电视收视率、网络推手的调查报道,全面剖析这些文化现象。 敬请垂注,并提供线索。 邮箱:rmrb12b@126.com ——编后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