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到2014,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历了20年发展历程。20年间的发展如加速度般前行,每一个前进脚步,都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方式的改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在互联网营销领域不断奋进的大数据营销企业AdTime,借中国互联网20周年之际,站在互联网广告的角度上,为大家粗略梳理行业发展脉络,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方式,借以纪念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精彩20年。 设想一下,20年前有谁会想到如今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消遣娱乐,消费储蓄处处都会离不开一个叫互联网的东西?回想一下,10年多前我们大多数人对互联网的观念还仅限于只一种媒体形式。不错,互联网最早确是以媒体的方式进入人们生活的,而即是媒体,就离不开用广告来盈利的模式。 很多年前,当互联网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它们还十分依赖传统媒体来推广。早在1996年,就有瀛海威在中关村的巨型广告牌为效尤;2000年前后各个门户网站扎堆上央视,门户网站间好似开展军备大赛一样,"烧钱"是那时候听得最多的一个词。记忆犹新的广告有"网易网聚人的力量"、"FM365,4月18日,谁让我心动",除了电视渠道外,公交广告也得以分羹,Chinaren校友录在北京双层巴士上的频频现身……。互联网起初便是利用传统媒体,来迅速升华自身价值和关注度的。 迅速聚集了关注度后,门户便开始以广告谋求盈利,但起初网络广告的模盈利式十分简单,门户网站大多只是复制平面媒体的方式。比如将平媒的封面广告,变成了首页广告,软文变成了文字链,图片硬广变成了flash或banner。不过不久后,按照人们兴趣的"垂直"分类概念开始形成,由于目标明确,指向专一,各种垂直类网站的广告收益颇丰,而各类论坛社区也逐渐兴起,但论坛与社区由于数量庞杂,内容松散,大多没有明确的广告盈利规模。更多资讯请访问广告买卖网的网络广告。 从2004年开始,有报告称各类门户才开始进入全面盈利时代,在网络上打广告的品牌和商品也开始五花八门起来。不过从2005年,一种全新的网络广告代理方式,引起了业内对网络广告新模式的关注,因为此时中国网站、论坛等已高达131万个,而新网络广告代理的方式提供打包分类广告的模式,盘活了这些数量庞大、主题庞杂的网站和社区的生存空间。以"流量"和"效果"作为考核的广告模式也开始浮出水面。 紧接着,广告主出于对"流量"的关注,也使google模式快速兴起,搜索广告的模式迅速得到了热宠,按效果付费的概念又一次被加深,这种模式的广告至今尚有强大的生存空间。而广告主的网络广告投放从购买媒体位置变成了购买流量、购买关键词,网络广告追求实效的目的也十分明显。 2009年,新世纪即将到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精准广告的概念自此走红。庞大网络数据的背后是网民的真实行为和欲求的反应,大数据技术的分析预测属性使广告主可以获悉需求的来源而定向投放,精准广告将广告的"有的放矢",追求到了极致。不难发现,精准广告的模式也是集合了以上几种广告模式之精髓,"视频、flash、banner"为最主要的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单纯的"流量"被深化为判定行为的大数据流,"关键词"也是为广告定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2009年开始,AdTime开始正式进入互联网营销领域,起初从精准广告时间营销开始,此后便致力于创新型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探索,除在大数据挖掘方面不断进取,还先后推出了XAD植入、音视频监播等新锐的互联网广告技术。2013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大数据分析平台云图,云图的出现,是互联网多屏化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它具备更丰富而全面的多平台和跨行业数据。并可实时动态的识别投放用户的行为特征和兴趣变化,使用实时数据反馈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点。依托多平台的数据,云图具备更深层次的用户行为数据,比如观看电视的信息,比如上网搜索行为,比如手机APP的访问行为,这些数据的整合可以将网民特征定位得更精准。 不久,随着互联网视频广告的强势劲头,以AdTime为首的多家互联网营销企业又先后推出了关于视频的DSP投放平台,更是将互联网营销的主力指向了大数据的多屏互动模式。为了让多屏互动发挥更大价值空间,2014年,AdTime全面整合三网四屏,打造AdSmart互动电视投放平台,进军互动电视领域。在大数据基础下,更大规模整合并接入各终端优质资源。 近期,AdTime提出大视频,大移动的战略。即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的快速互动,让信息更加活跃起来的同时,带动互联网的全新商机的出现,刺激用户的消费热忱,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广告的加速发展。AdTime认为,互联网广告自正式上路的那一天开始,就呈现以技术驱动变革的特征,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此特征更为明显。但任何网络广告的新模式、新技术的兴起,与旧模式、旧渠道并不是一个线性演变和新旧更替的关系,而是各种渠道、各种模式呈"竞合"的发展趋势,这样也使得互联网广告呈越来越多样化的变革。两三年一个新模式的速度,让互联网广告从业者们,处于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未来,以技术为利器,创新先行,继续上路!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