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报纸转型移动互联网,谈何容易

来源:中国广告网  发布日期: 2014年5月5日 09:44 

  移动流量大涨,我们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这背后总有失意者,报纸便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我们国家的一些报纸因为特殊照顾还能苟延残喘的话,那么报业市场化的美国报纸现状就可以作为很客观的研究样本了。

  无论是纸张也好,还是屏幕也罢,都是内容的载体和媒介,无论中美,都有报纸在积极转型到移动互联网之中,只是从结果来看,在这个内容搬迁的过程中,报纸的处境并不好。

  今年对于互联网媒体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人在手机和平板上的移动互联网上消费媒体内容的时间超过了桌面互联网。根据eMarketer今年4月的数据,在电视、广播、移动互联网、桌面互联网、纸媒等各种媒体消费形式中,有23.3%的时间是花在移动互联网上,18%的时间花在桌面互联网上。

  这种转变背后肯定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这场革命的最大受益者是手机游戏和社交网络,移动媒体内容和消费时长的增长并没有给报纸带来福音。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移动媒体内容和消费时长的增长配不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还是以美国为例,网民24.5%的手机上网时间,23%的平板上网时间和15.6%桌面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网络上。而4.4%的手机上网时间,5.8%的平板上网时间和2.3%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网络游戏上。

  至于上网看报纸的时间,只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仅有0.9%的桌面上网时间,0.2%的手机上网时间和0.4%的平板上网时间贡献给了报纸。

  从事于数字营销的业内人士RachelPasqua说:

  “出版商们花费了大量金钱寻找过渡到数字世界的道路,但是他们却一无所成。”

  曾在iCrossing工作过的RachelPasqua曾经咨询过《旧金山纪事报》,她发现,报纸在往移动互联网的迁徙过程中有一个既定思维,那就是他们总想在智能手机上复制报纸的物理阅读体验。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诚然,粗看之下,纸张和屏幕只是介质的不同,但是一样的内容也需要不一样的展示形式,RachelPasqua认为报纸们需要考虑一条新路了。

  对于报纸乃至整个互联网媒体来说,坏消息不止如此,移动广告的价格正在下降,以通用的千次广告曝光成本(CPM)计算,单价将会由今年的3美元下降到2017年的2.92元。

  事实上,我对于一些产出优质内容的纸媒是抱有敬意的,我很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问题是,能够产出优质内容的纸媒并不多,当知名度和内容均难以让人满意的报纸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时,结局当然不好。《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作为报业巨头,是这场淘汰赛中的优胜者。

  《华尔街日报》的月独立访客由去年3月的810万增长到了今年3月的1170万,《纽约时报》的数据更为亮眼,去年3月时1970万,今年3月时2740万。虽然访客和时间不能划等号,但是这两家报纸逆市上扬的数据还是说明了名气、优质迅速的内容和体验互联网化的重要性。

  我们在很早之前就讲过,报纸不懂读者,准确的说,是报纸广告不如Facebook这样懂用户。

  其实不仅仅是报纸,杂志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我们一度认为平板是杂志电子化的救星,事实上并非如此。以著名杂志《Wired》为例,他们在2010年5月提供平板订阅版,过了两年多,其数字订阅用户仅有10万人,而总付费订阅用户是85万,而这两个数据在另一个数据面前黯然失色,《Wired》的网站月独立用户达到了2000万。

  无论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还是《Wired》的网站,他们很难找寻到“报纸”的痕迹。再看看《三联生活周刊》、《第一财经周刊》的微博粉丝数与活跃度,相比于两家周刊的杂志内容,其微博内容是要弱很多的,但是影响力却不减。报刊杂志转型移动互联网,肯定靠的不是“复制”。更多精彩资讯,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新闻频道。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