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周宁:中国互联网为什么没有《连线》杂志

来源:百度百家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8日 12:17 

  《连线》杂志是一份著名的数码科技期刊杂志,在世界期刊行业中也是响当当的独一份。然而我国却没有这样类似的杂志,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在充满商业气息的现代城市呼吸雾霾久了,每个人都希望呼吸清新的空气。

  神圣的雪山太远,小清晰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科技媒体界出现了虎嗅网,以及随之跟随的钛媒体。

  虎嗅网,取名来自于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的诗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翻译者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译文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根据百度百科词条,虎嗅网成立于2012年5月,创始人李岷为中国企业家前执行总编。

  自虎嗅网上线之后,在互联网媒体界刮起了一阵旋风。虎嗅网在前,钛媒体在后,非常深刻地影响了互联网的内容创作、媒体版式。原来web1.0式的科技媒体首页彻底被颠覆,新闻被自媒体替代。新作者不断涌现,还创造了钱江晚报小记者潘越飞一夜走红,走马上任搜狐IT主编的励志故事。同时,科技自媒体的复兴改变了网络传播与公关界的规则,许多公司老总关心的不再是上浪首,而是上没上虎嗅。更有甚者,百度也被影响,推出了百度百家,形成新的媒体产品。

  然而,有时候梦就是梦,小清新就是小清新。中国难有凯文凯利,难有尼葛洛庞帝,难有《连线》。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来看这些小清新难以持久的原因:

  到我写本文的时候(8月7日),业界最勤奋的作者魏武挥老师的虎嗅专栏最后更新日期是7月7日。而他的博客每周都在坚持更新。

  潘越飞,2014年在虎嗅网总共3篇。

  2013年以后,虎嗅网微博转发数大幅下降,经常出现个位数转发。而官方发布的数字是:“2013年2月16日 虎嗅网微博粉丝突破100000”。如果你认为这是新浪微博流量导致的结果,那么请比对草根互联网自媒体“互联网的那点事”的内容转发数,仍保持在3位数。

  甚至,我不得不去想:虎嗅网、钛媒体们有着必将衰落的理由!

  一、我们来思考什么是一篇有价值的科技文章?

  一篇科技文章的精髓,就是大家常说的所谓“干货”。必须是经验与思维的精华,而不是简单的媒体表现。

  假设,德布罗意的波粒二相性论文出现在科技媒体,能够审核通过吗?众所周知,这篇发表在《哲学会报》的论文只有150字而已。

  于是问题转变为:谁,能读懂有价值的科技文章?

  我们来看虎嗅网与钛媒体最初文章质量高的根本因素:人。可是,投资界的规则是:依赖于人的就不是模式。我们来看他们的运作模式:

  1、高素质的编辑决定科技媒体的内容质量

  虎嗅网创办人李珉,中国企业家前执行总编。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资深媒体记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Diageo杯非洲最佳商业报道提名奖,中国《南方周末》年度致敬记者、搜狐IT年度优秀记者,曾任职于《第一财经日报》和《财经》杂志,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财新网。

  虎嗅网创业团队最初的人数:10人。完全可以精英化的小规模团队!

  2、媒体产出机制决定科技媒体的内容质量

  虎嗅网与钛媒体的内容生产机制确实具有创新性。作为新一代的科技媒体,融合了文摘与UGC的优点,可见的改进有三个方面:

  √ 文摘式的选稿方式。通过编辑审核提升内容质量。

  √ 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整合媒体推广资源(譬如百度新闻源、鲜果与zaker阅读器、APP与微信微博推荐等)以吸引优秀作者投稿。

  √ UGC形成方式。引发UGC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问题上几家媒体采取的方式是用邀约形式带来第一批优质作者,用网易式的评论带来高质量的互动。

  3、这种新的自媒体机制能够复制和提升规模吗?

  上述机制的最大问题就是:你能够生产出足够数量的资深编辑吗?

  答案明显是:不能。你可以写出非常牛的编辑规范,但是你无法保证培养出优秀的科技编辑。

  在虎嗅网和钛媒体的初期,资深商业记者出身的创始人完全可以亲力亲为,每稿必看。在文章的数量迅速膨胀、团队迅速增大之后,内容质量必然无法保证。

  你让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编辑去审核代表了新媒体领域理论权威的魏武挥老师的文章,这靠谱吗?

  反观《连线》的内容方式,绝不追求数量,而是精益求精追求质量,国内科技媒体的问题显现无疑。虎嗅网的科技八卦化,钛媒体评论被垃圾广告水化,在收入压力与团队能力的制约下,科技媒体已显疲态,完全就是小马拉大车的局面。

  再看作者,最初虎嗅网和钛媒体都是邀请机制,编辑甚至会主动从许多作者的博客文章选取优秀文章。一旦媒体变大了,局面如何呢?我想起星爷的台词:“想当年跟人家一起看星星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换旧人,你叫我牛夫人。”

  正常,这是一个生意!

  二、媒体的态度究竟怎样?

  科技媒体,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商业社会,固守一种价值观实在太难!

  有一回我被某款手机浏览器的广告骚扰到抓狂,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质疑。虎嗅的编辑对我说:这种文章,我们不能发的呀!

  来看虎嗅网的词条:“2012年7月17日,经虎嗅网创始人李岷指出继获得前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李甬的天使投资后,虎嗅网在上线两个月后已获得浙报集团传媒梦工场投资负责人杨轩主导的数百万元A轮融资。”“2014年6月6日,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巴巴”)旗下的上海云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云鑫投资”)对商业资讯网站虎嗅网投资。”

  原来,现在该称作“阿里虎嗅”了!

  一天,一位资深媒体大咖故作深沉地说:“科技媒体是有态度的!而媒体平台,可以没有态度。”一语中的!

  三、盈利模式如何解决?

  百度百家的联盟广告,10万次大约对应1000元。市面上上了虎嗅的文章,价格不低于3000元,如果是负面那就更多了。

  模仿虎嗅网、钛媒体的创业家,文章可以高价收购,可是盈利出现在对于创业项目的把控上。于是,科技媒体陷入一个怪圈:公关化。

  网络语言说:“桃,不出我的手心”。阿里对于虎嗅网的收购,亦出脱不了这个规则。

  这,是商业社会。不是科技媒体的问题,是整个科技行业的问题。你我都不需要装,不要装清高。

  四、科技媒体的宗旨是什么?

  虎嗅网的宗旨:提升用户接受商业资讯的效率。

  无疑,虎嗅网在第一年很好地履行了宗旨。然而在八卦化、娱乐化的今天,在信息越来越多、团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虎嗅网如何恪守宗旨呢?这不怪虎嗅网团队,环境使然。

  连线杂志的宗旨:数字文化是一场革命。

  连线杂志最著名的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计算机专家,数字技术预言家。而连线杂志的创世总编凯文凯利则是一位辍学青年。不同的身份,相同的是对互联网的狂热信念。

  据载,27岁的凯文凯利在耶路撒冷精神上经历过一次“死亡”,随后他骑自行车跋涉5 000英里,横穿整个美国,体验生命的光辉。在随后就是感受到互联网的革命,发掘着暗藏在强大技术力量背后的生命之音。

  可以想象,在美洲辽阔的山川与沙漠中,曾经的狂热青年是如何感受着数字技术带来的社会风暴,那是生命意义的绿洲。

  而立足在同样壮丽的山川与沙漠的伟大国土,我们仅仅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商业进步,我们却沉默在商业进步带来的理想沙漠中。

  而这片绿色的希望沉睡在每个人的心底,或有一天我们可以忘却用数字表示的财富,忘却用数字来掩饰的数字革命的本质时,科技媒体的精神必将重生。

  由此可见,科技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也是需要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