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生活中,基腐元素都曾经是一个小圈子,小世界。但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变化之后,基腐元素竟然成为了大众文化,甚至登堂入室进入广告圈。 每隔一阵,就会在微博上看到某品牌的新海报搬出基友元素,跟着网友互动“捡肥皂”、“直男癌”等此类话题,甚至制作基腐视频博眼球。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沟通与广告越玩越顽皮。调侃基腐文化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你不说,就代表你这个品牌就不接地气不够Social的表现。 微博基腐海报 以上三幅便是随机挑选的基友类海报,不管看完是喜是厌,但都不可否认它们是社媒上传播、互动很高的案例,网友们对这种文化的接受似乎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更乐于互动。各品牌见有成效,自然纷纷效仿,这也直接导致了此类广告的多产。当这种现象成立后,必然就会引发一个思考,这种基腐内容的广告到底好不好,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广告人思考的? 全球范围内的基腐广告形式 首先摆正立场的说,基也是一种情感。但目前Social上的海报类广告大多没走情感营销的路子,更多的是与用户插科打诨 ,轻松片刻,如果好端端的拿出一个情感深逼格高的海报定显突兀。另一方面当调侃基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后,幽默更利于广告在社交媒体上传播, 这也是它们大多只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原因。 从海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在社交媒体上用基友的话题做文章,你需要保持足够幽默与谨慎,另外除了海报还会有一些走情感营销的典例可供广告们参考。 这支保险巨头好事达(Allstate)的广告从公益角度入手,搭配契合度很高的音乐,选取一只大手的元素塑造了基友与大众的差异性与被排斥的境况,但却意外发现另一个与他同样的人,能够牵起他那只大手的人,并最终将感情落于Campaign的“Safe In My Hands”。通常来说,我们一般听到卖保险的电话都很烦,对保险广告也比较排斥。但此篇的厉害在于从情感角度入手,极大化地掩盖了商业意图,而最为重要的是他们选择的主人公是弱势群体,更具有话题性的人群。 台湾的广告公司向来喜欢利用基友元素大做文章,上面这个台湾宜家的案例便是在幽默的氛围里,巧用基友的元素和消费者开了个玩笑,显得巧妙调皮。 同样的还有一则华硕的短片,看来大陆彼端的广告同胞们,已经能很熟练地运用基友这个话题了,而这个视频也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 随着文化开放,基友这个话题性极强的元素即将迎来广告出镜率的春天。当然,运用这个话题你需要够幽默,同时把握好分寸,调侃的同时不要触及道德底线或者伤害他人。 当广告受众心情很Low时,驻留在心中的负面信息就会相应的增多,这明显不利于产品信息的推广。反之,如果他们心情好的时候,也许会主动的提取并储存大量正面积极的信息,形成良好的品牌印象。 幽默元素可以使广告在宣传过程中,妥善地传递信息,犹如催化剂般迅速拉近产品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例如经典的垃圾箱案例:“我饿了,喂喂我吧”。寥寥数语,却成功地传递着温情,垃圾箱还辅以企鹅的可爱外形,用轻松写意的手法增强信息的传播效果。 “我们太需要幽默了,因为我们的生活太累了” 这便是基友广告大行其道的真相。你们怎么看基友广告? 也许不是很多人都能接受这种文化,不过对于这类广告带来的幽默效果似乎还不错。更多广告制作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