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创意沙龙”活动在京举行,政界、学界、业界有关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视野与新思路”的相关话题。本次活动是由《北京文化创意》杂志社主办、尚8(北京)文化集团承办的。 《北京文化创意》杂志主编陈秋淮简要介绍了刊物的情况:《北京文化创意》创刊三年来已经编辑出版了13期,在业界、学界有非常好的口碑,杂志不仅以精美时尚取胜,更以其内容的权威性和贴近业界受到欢迎。共刊发文章400余篇约100万字,图片2000余张。结合文创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组织深度调研、撰写报告,已对50余家文创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目前,刊物读者覆盖北京市16个区县的文创企业和产业园区,并辐射到多个省市。 近日,最近经过出版总局的批准,《北京文化创意》获得独立刊号,改版为双月刊,杂志社改为企业化经营,坚持正确办刊导向,立足北京面向前国,沟通政府业界、学界,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宣传展示交流工作成就与经验,扩大北京创意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吴锡俊博士主持了“文化创意沙龙”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在密集的观点交换、精彩的智慧碰撞中展示了思想的魅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共同把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兼中央文资办副主任高书生在发言中首先强调了文化创意的定位问题,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类别,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就讲的很明白,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类别,和出版发行、演义、动漫是并列的,文化创意不是凌驾文化产业之上的新的产业。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些不必要的认识上的分歧,特别是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文化创意范化,什么都是文化创意,搞电影是创意,搞一本书也是创意,创意范化就是空洞,空洞化的结果就是这样的金字招牌维持不了多久。要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结合在一起。 高书生强调说,文化创意具体是指以设计为主的经营活动,关于这一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文化统计框架讲的很明确,把文化创意和设计并列在一起。2012年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标准当中专门增加一个类别就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把创意和设计结合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防止自从2006年北京市发布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标准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一些不必要认识上的分歧,特别是存在倾向,就是把文化创意范化,都是文化创意,连搞电影都是创意,搞一本书也是创意,创意范化的就是空洞,空洞化的结果就是这样金字招牌过不了多久,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结合在一起。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耿秀彦说,只有跨界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文化产业,主要在于创意,创意产生于人,首先人要有想法,原创型的想法,才能推动这一产业向前发展。提到创意就很简单,就是创造性的想法,首创性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什么产生这么高的生产力,就是别人没有,这就有了唯一性。 耿秀彦说,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行为,它的经济属性我们称之为:美学经济,人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世界和社会,我们相信全世界的消费者都是一样的,只要他的经济条件允许一定为他认为的美买单和消费,当这种以美引发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时期的到来,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那一天的到来。 专家最后建议,一本杂志要想在现在的网络大潮中站稳脚跟,有自己固定的读者,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走时尚类路线,用超多大图吸引眼球,另一条就是要走专业化路线,做出自己的深度,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北京文化创意》显然应该走第二条路线。 据了解,《北京文化创意》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前线》杂志社主办。从2010年6月创刊,刊物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者、从业者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领域研究者为主要阅读对象,为政府和学界,宣传研究展示的交流平台。近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北京文化创意》获得独立刊号,改为双月刊、全国发行。计划在8月底9月初出第一期,目前正在积极组稿中。 《北京文化创意》杂志方面表示,希望今后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为读者带来丰富的新闻和资讯。更多杂志广告代理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