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王吉伟:兴趣落地 微博兴趣经济时代到来

来源:百度百家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27日 11:3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不假,大致要做一个事,首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兴趣慢慢变成爱好,基于爱好的周边可以形成一个经济的圈子。基于兴趣,单个的人可以做很多事,譬如可以不费毫秒说出苍老师等三的尺寸大小等;当然,有相同兴趣及爱好的人在一起也可以做好多事,比如微博上强大的TFboys的妈妈团、鹿晗的鹿饭们和王思聪的老婆们,他们爆发出来的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些都是微博上已经存在的追星兴趣。

  兴趣放大到一定程度,会有质变上的感官变化,譬如果粉们通宵排队买苹果发布的新品,譬如完全没有物质刺激因为爱好聚在一起的小组。至于更激励的,嗯,譬如微博用一个话题#带着微博去旅行#影响了上亿的网友,这足以表明兴趣是有极大的杀伤力的,衣食住行之外,所谓的茶余饭后的事情也就是跟兴趣相关的了。

  微博首先切入旅游兴趣点

  在衣食住行一系列的行为中,“行”涵盖了前三者,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衣食住,至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类的书法,也是行的伴生行为。对于行程中消费经济可以从火车上体现出来,坐火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外出,但是在火车上不可能不吃饭不喝水,火车上的餐厅消费大部分都懂,本身就有一种物以稀为贵的消费氛围,火车上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价格也比外面高出很多,火车更像是一个平台或是一种生态,主要的变现方式则是通过售卖来为乘客各种增值服务。而整个行程中,类似火车这样的平台还有很多,整个“行”伴随着各种增值服务。

  与行相关的行为包括出行、活动及旅游,其中旅游的成本相对最低并且容易实现,现代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放松身心的旅游是必选项目之一。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为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近三年复合增速高达32.5%;预计2017年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4650.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5%。旅游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也可以从微博上体现出来:#带着微博去旅行#为期两个半月,活动参与量达9800万,有2450万网友参与,活动同时推荐了165个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297亿次,除新浪和微博平台外,同时覆盖90家媒体、24个省市、14亿人次,微博上曝光量最大的活动之一。

  兴趣落地提升价值想象空间

  从行业角度来看,#带着微博去旅行#算是微博人群兴趣的落地,通过一个话题汇聚众多兴趣相关的人,然后让人们在旅行的时候带着这个话题,显然在这个话题下能够发散出的各种消费行为是多样化的。微博通过兴趣与话题将旅游者聚到旅游景区,旅游景区同时可以通过话题来吸引旅游者,这是一种双向O2O的形式。线上到线下,景区、旅行社等旅游机构可以在微博上做活动、搞宣传、卖东西,这是旅游行业的变现,旅游者们因为微博话题而更多的了解景区,不再像以往的旅游一样对景区茫然无知,旅途自然更加愉悦。

  简单的通过话题及传播就落地,在商业模式上是一种比较轻的操作,对于用户的打扰也很小。其实不只是微博这样做,从网站到论坛社区再到现在的APP,尤其是垂直细分的,基本都是这样。到微博这里,则可以将兴趣无限的放大,依靠一个话题和全国数千万人构成了一个围绕兴趣的生态体系,兴趣产生内容,内容吸引用户,用户衍生各种形式的兴趣,人、物、事都有参与,这个体系中已经包括了从兴趣始发到消费的全部流程。微博相比其他垂直的媒体来说,有更多的传播节点,微博借助这些节点,能够实现话题更好的落地。这次带着微博去旅行就有近50个明星和1000多个旅游达人、摄影师因为对于旅游的爱好参与其中,他们都成为重要的节点,依托这些节点,把爱好旅游的普通用户聚合起来,在这些人群中寻找基于兴趣、也更贴合用户需求的商业化途径。

  本次活动的主赞助商伊利金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金典把有机的理念和草原旅行结合起来,推出话题#邂逅有机一起去草原#,通过对活动话题的深耕,让金典品牌的有机理念通过活动进行传播。借助活动的热度及微博的广告产品对活动进行持续曝光,活动期间的曝光量达到100亿次,话题阅读量也超过3.6亿次,话题互动量长居旅行活动总榜第一位。活动覆盖了中秋、国庆假期,时间点正好是自驾游草原的好时节,再加上与《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巧妙结合,话题的持续热度吸引了百余位意见领袖积极发博秀出草原情结,草原美食、草原美景、草原自驾游等等内容不断被分享传播。金典话题创造了“一周内话题讨论人数破20万,阅读数破亿”效果,基于旅游用户的兴趣得到了很好传播,微博也用这种无声无息的方式挖掘了微博用户兴趣的商业价值。

  微博沉淀人与兴趣的两种方式

  通过兴趣来聚合及激活相关人群,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而如何考虑构建人与兴趣的关系,是个难点。微博有来那个两点做的非常好,一是通过更多的兴趣节点来建设与沉淀人与兴趣的关系,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兴趣节点是人们喜欢的,可选择的兴趣的节点则更人性化;另一点是帮助专业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感兴趣,总会有人有更高的需求,为每个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更多专属领域的功能,让用户欲罢不能,就真正成功了。

  当然,对于一个产品,能够更多的考虑用户的兴趣并激发乃至培养用户的兴趣,这是产品经理们研究的课题,同样也是内容生产应该考虑的课题,从#带着微博去旅行#这个活动来看,微博已经走在了前面。微博通过活动把对旅游感兴趣的用户聚合在活动中,又引导到旅游机构的官微上,帮助旅游机构积累他们的社交资产,据统计,本次活动粉丝增量前十名的旅游机构,增加粉丝超过440万,在微博上发起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在少数。

  伟哥把这种基于兴趣的商业模式称之为兴趣经济,总体来说是兴趣落地与变现,这种模式一直存在的,只是在微博这里集中爆发。微博在旅游这个兴趣点上商业探索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未来在其他兴趣点上同样可以尝试,尤其是在垂直兴趣点上,其实,微博在音乐首发及电影上映等娱乐兴趣上也做了很多探索且效果非常不错,20多位音乐人开通了音乐付费下载功能,超过10万微博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下载了音乐,《分手大师》、《后会无期》等电影在微博上的传播也都收获了票房的巨大成功。

  微博的兴趣经济,就说这些吧,微博在垂直领域的探索也才刚刚开始,基于兴趣这个老师,希望微博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多广告新闻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