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听界》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7日 15:27 |
新闻故事类栏目脱胎于早期的新闻评论或新闻专题栏目,多以百姓为主角,讲述他们的日常生活,符合观众的口味。然而,此类栏目大量涌现,也很快暴露出了问题:选题来源匮乏,低俗化倾向,同质化竞争,都给它的发展带来阻碍。一些栏目为了吸引观众,故意设置冲突、悬念,甚至不顾新闻的真实性,任意编撰故事情节。栏目的主题和内容逐渐脱离服务公共利益,逐渐被边缘化,风光不再,收视率下滑。
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周涛讲故事》栏目,是城市台里创立较早的故事类栏目,也是第一个以主持人命名的故事类栏目,近年来,不断创新,稳步发展
一、坚持新闻性定位和真实性原则
和其他一些故事类节目重故事性轻新闻性不同的是,《周涛讲故事》的很多选题时效性都很强:有的刚刚发生,有的正在发生,多是市民关注的事件。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不缺位,不失语。2008年的抗击暴风雪、2009年“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南京圣火传递活动、南京举办世界城市论坛和名城会等重大活动中,栏目都挖掘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制作成故事播出。2009年6月30日,南京江宁区张明宝醉酒驾车,造成五死四伤的惨祸。栏目组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了采访,在事发5天内连续赶制播出两档专题。第一档专题《疯狂的轿车》播出之后,栏目组密切关注事态,结合网友的疑问对事件进行了剖析,并采访了事件次日的又一起车祸,起到了警示作用。坚持新闻性,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事件、时间、地点,主要当事人、目击者、旁观者的身份都必须是真实的,编导必须对故事的每一个事实甚至细节负责。有些故事类栏目追求曲折性、矛盾性和冲突性,为故事而制作故事,将本体——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抛至一边。 二、开掘本土新闻资源,在接近性上求突破
现在,新闻故事类节目出现了一种令人堪忧的现象:许多地方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不是本台摄制的,而是从其他电视台购买或是交流而来,经过编辑加工成新的节目播出。虽然这样可以弥补地方台新闻源的匮缺,但在二次加工的过程中,新闻源素材的缺失容易造成新闻故事本源的失真。
内容坚持本土化,强化地域性,最能引起观众共鸣,为栏目带来影响力。《周涛讲故事》做了很多尝试,其中效果较为明显的是走进社区,讲述社区故事。
1.讲述社区生活的感人事迹
这是在社区故事中占比最多的选题,讲述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和催人奋进的人生历程,描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生活图景,具有普遍的贴近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周涛讲故事》被南京市委宣传部作为宣传阵地,同一批人马制作每月一档的《感动南京故事会》。
2.讲述社区生活的趣闻轶事
观众的好奇心决定了趣闻轶事类故事的生命力是持久的。抖空竹是很多社区常见的一项活动,节目介绍过两个抖空竹的社区人物,一位是老马,年龄较大,能玩出非常多的花样;另一位人称“空竹小神童”,不太爱说话。这种社区居民们身边的事情,收视效果不错。
3.讲述社区生活经验及紧要事情
社区居民在生活中会碰到一些难题,比如装修、育儿、维权等。居民通过媒体平台进行生活经验的交流,使各区居民从中增长经验。节目曾经策划制作过一档专题,说的是某个社区的居民为了维护小区的卫生与安全,自发组织起来打扫卫生,最后在南京市环卫局等有关部门的协同下,清除了小区的卫生死角和安全隐患。 三、坚持贴近民生的叙事立场和平民化视角
面向平民的节目特征,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使得很多故事类栏目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但一些情感节目的低俗化倾向值得警惕:有的以惊悚、满含暗示的题目制造噱头,例如“滴血认母”、“变性记”、“老妻少夫”、“荒唐换妻游戏”、“我的老婆是小姐”等;有的为了惊悚效果,大量制作恐怖题材、猎奇题材,例如“魔鬼红娘”、“鬼楼怪声”、“死人复活”等。2008年年底,继对涉案剧、选秀节目、涉性节目、观众参与整容类节目发出“禁令”后,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要求杜绝情感类节目低俗化。
《周涛讲故事》刚开播期间也曾涉及法制案件、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在栏目的开拓时期,选择相对火爆的选题,是吸引观众、增加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很快认识到,经常做这种选题,不但记者身心疲惫,而且选题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因此,栏目开始加大对普通市民的关注,加大对凡人善举等彰显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事件的关注。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刻画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受众关注和自己有同样或相似环境、经历的人们,引起了受众的共鸣。
在负面选题的处理上,栏目也有一个再思考的过程,怎么将一个负面故事往正面方向引导,如何体现主流价值观,从深层次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关注人物的心理与命运的起伏转折,从而达到负面选题正面引导的效果。
四、坚持叙事语态回归平民化传播本体
故事人人会讲,怎样把故事讲好,怎样把故事讲得高潮迭起,是要花心思的。我们尽力把真实典型的故事融入电视新闻中,把故事讲得更具有情感性,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为了从几个方面去表现主题,我们往往选用不同方面的几个故事,并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寻找疑点,设置悬念,紧紧抓住观众的收视注意力,让其在好奇心中把节目愉悦地看下去。
《周涛讲故事》在摸索中前进,不断汲取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现在节目的开篇通常是以一些民间广泛流传的小故事作为引子。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故事,跟节目的主题有内在的联系,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讲完一个小故事后,节目进入正题,通过故事讲述的技巧性安排、悬念的设置,架构起节目全篇。
五、坚持主持语态与方式的创新
《周涛讲故事》中的周涛作为故事的讲述人,在栏目中充当了多重角色。除了代表栏目的叙述视角,在面对主人公的时候,他代表了旁观者;而面对观众的时候,他又代表了主人公;在讲述的同时,他还是个评论者,代表了社会上的一些观点和态度;他更是一个心理体验和描摹者,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矛盾面前分析、揣测、展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讲述人的不同作用和角色定位,单一的讲述变得丰富,单向的传播也具有了互动性。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