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百略:IPO之后,陌陌前路如何?

来源:百度百家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13日 15:09 

  两年前,陌陌还是一个只有1000万用户的“小(yue)众(pao)”社交应用,同时,微信用户也刚刚过亿。今天,微信早已达到甚至超出了人们对它最大胆的想象。同样出乎意料的,作为小众应用的陌陌,在用户量上做到了两年前微信的规模。

  截至2014年9月30日,陌陌总注册用户为1.803亿,MAU(月度活跃用户)为6020万。它也成为了国内前十强移动即时通讯工具中唯一一款基于陌生人社交的产品。

  彼时的普遍判断是,在移动社交领域,这两家“理念不同”的社交软件,只有一个能活下来。但现在,陌陌为其它出生草莽的后来者指明了方向。

  现象级产品微信,很多人对这款大获成功应用的解读五花八门,牛逼的产品、牛逼的设计、细致打磨的体验、一系列先进产品理念的综合、张小龙扁平团队的创造力…这么多事后冒出来的理由,其实还没有一个最直观的现象有说服力:长久真实社会生活的强关系对社交软件的驱动。具体来说,之前形成的割舍不掉的QQ上的亲人、好友、同学、同事关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动平移。

  为了与你社交圈最重要最亲密的人保持联系,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线下你会走亲访友泡吧吃饭,线上之前是通过QQ“绑定”在一起,当他们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你也不得不加入这个朋友圈。至于微信具体做的如何,体验如何,满足了你哪些需求,这些都是后来附加的“黏性”,但一开始你会加入朋友圈,大多都是强关系的驱动。

  资本只会为看得清的商业模式买单,用户只会为发自内心的东西驻留。无数的事例证明,驱动社交最强大的两个东西,一个是长久形成的真实社会生活形成的强关系,一个是以兴趣、共同爱好形成的弱关系。前者的惯性很强,工具属性,粘性来自于“被迫”,但是,后者弱关系的黏性从何而来?

  唐岩在知乎上是这样评价陌陌的:

  “对于一线城市的陌陌用户而言,因为各种类型的北漂,沪漂已成为城市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在城市里的社交关系大多和我一样,只是同事圈和行业圈,这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交网络而言,是很不人道与不能被满足的。但由于一线城市用户的隐匿性,和相对更加浮躁,所以一线城市的平台生态也呈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典型的就是约炮和炫富,这也是陌陌最容易被诟病的地方。这个问题我们暂时并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也许有一些社会现实是我们不能去装外宾而必须面对的。”

  这段解读隐现了三个“重点”。

  北漂:陌生的城市,没有归属感,伴儿不多(社交强需求相对较低)

  不被满足:年轻喜欢玩,但限于圈子小、个人问题或是经济原因,会有目的的选择(社交弱需求突出)

  浮躁:时间零碎,没有耐心,即使是排解无聊的方式,也不能太耽误事儿(需要低成本的解决方式)

  满足了这三个点,陌陌就做到了今天的用户量级。但是,今天IPO的喜庆日子无法掩盖陌陌“量身定制”的特性,弱关系的可复制性相对更高,如果无法过渡到弱关系+强关系兼而有之,被迅速遗忘和颠覆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从兴趣、爱好、从内心从人的社会心理属性出发,聚拢成一个圈子,培育出真正的种子用户去传播,变成一颗大树。人人网、微博、陌陌、早期的Facebook都经历过。但是后来,无法实现弱关系向强关系突破的人人网、微博,都逐渐式微,一直都是强关系驻持的手Q、微信却无比坚挺。真正实现了这个突破,并且最终从大树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标杆,是国外的facebook。

  Facebook早期崛起到到上市,从被热捧到唱衰“不那么酷,年轻人正在加速逃离”,再到渡过了这个阶段,外界更理性反映到股价上。Facebook没有那么容易被颠覆,因为它已经脱离了单纯的“酷”、“时尚流行”阶段,而是过渡到“酷”+强关系社交。这其中借助资本力量进行“防守式并购”,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发展新业务培育“强关系”,尤其重要。同样的,再看今天的陌陌,开始试图带入强关系以提升停留时间及打开率。包括推动线下活动、用户活跃分级、贴吧留言板、游戏中心等等方式培育和深化“联系”。但是问题是,陌陌仅靠这些,关系能“强”到什么程度?聊得开心的直接奔微信,有共同爱好的会更倾向于选取更为专业的App。脱离了约炮的陌陌,会不会影响它在用户心中的辨识度?

  IPO之后的陌陌,其实踏上了一条更艰难更泥泞的路。更多广告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