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几场圈内的脱口秀,感受深刻的是雕爷与58到家CEO陈小华两者代表的不同的创业观。 陈小华提出“客户第一,劳动者至上”的理念,希望58到家可以解决一千万人群的就业。而带着墨镜的雕爷也以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宣扬他的创业产品只是迎合窄众人群,用户集中在小资轻奢的都市白领。 一个卓越的产品,一定是尊重人性激发创造的产品,而不是去故意纵容人性的弱点,任其泛滥成灾。我认可雕爷的窄众创业理念,但从宏观而言,这些窄众产品覆盖的人群太少了。 我的朋友圈有各类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天天看到绵延不绝来自巨头公司的一线消息,这会给人假相,以为这就是网络的全部。试问,在今天三四线的城市,随意采访街边的行人,什么是O2O?大概没有几人可以准确说出其含义。但是,58同城不然,这家公司下沉到中国380个城市,颇有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燎原之势。 小刀崔最近发现一个无比拧巴的互联网现象。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但在进军三线城市及广袤农村的时候,发展速度没有预测地那么快,甚至有许多盲区。这也许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现象吧。微信这个产品,已经从卓越迈向霸气外泄,但在中国,对微信持观望态度的民众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大家都知道微信,但又不熟悉微信。远离中心城市的民众对科技的钝感,大大延缓了微信的商业版图。至今,有很多人认为,微信与手Q的功能相似,为什么要选择一个重复的产品呢? 我过去痛斥过国人对于科技产品更新迭代的麻木,但后来才明白,你无法要求一个扛着煤气罐上下楼的人常看财经新闻,你无法要求一个天天想着孩子学费如何凑齐的保洁阿姨关注BAT的竞争与收购,同样,你也无法要求一位搬家师傅在豆瓣上写上一段精彩的吐槽。 太多的科技产品只是定位于城市,或者只是中心城市人群。我在北上广感受到的互联网浪潮,那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景象,在普通的地级市悄然无声。即使在北京,互联网的魅力也不是科技从业人士想象的那样美好。比如,我在北京的一家云南餐馆,看餐厅服务生手机的首屏,只是装有天气预报、美团、美图秀秀和58到家。他兼做两份工,另一份是在一家搬家公司做事。看到这么简单的首屏,我有些哑然,因为当天我还写了一篇文章,讴歌2014年度AppStore的热门软件。而这些热门软件何曾存过这些打工仔的手机上? 我在北京喜欢住在东四的胡同深处,自夏入秋,由秋入冬,我常常看到阳光照耀在一家家的四合院的屋檐上,堂前光华铺地,但庭院深深,阴影俯拾皆是。今天的互联网也是这样,有大面积的阴影空间还没有长出科技的向阳花。 我写了十年新闻,尤其是今年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科技的文章写得简单通俗,让非专业人士,让更多的普通人看明白互联网这些事儿。我不是学者,也不是技术人士,我只是觉得,不要天天仰望互联网的金字塔尖,要去关注这座金字塔的底部人群。一个写手需要这样,互联网产品也应该这样。 小刀崔上周在微信的朋友圈丢出一个问题,怎么用一句话定义移动互联网?下面的留言五花八门,甚至互相矛盾。或云,移动互联网第一特征就是移动,那么就有人回复:“把路由器绑在在小狗上,那么也是移动互联网吗?”或云,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智能,另有人反对,说“智能只是移动互联的一小份”。而我的思考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人的互联网。 最近,我越发看到感受到,移动互联网不是传统PC网络的延伸,这绝对是一场新的革命,而且是动态的革命。我们今天定义的移动互联时代,大概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还无法从俯瞰的高度,清晰地评价这个不可轻言辜负的时代。 比如,微信诞生之初,媒体的评论多是这是腾讯的自我颠覆,衍生的另外一个即时通讯软件。今天,如果简单把微信看着通讯软件,那么就是太小看张小龙的勃勃雄心了。58到家新莺初啼,也有媒体评论说这是58同城的延伸或自我颠覆。不尽然吧。我以为,58同城的实质一个服务类媒体。我在传统媒体做过事,58同城做的事情就是过去地域性报纸经常刊登的分类信息,只是,58同城把不同的城市汇聚在一起,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而58到家的重点是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服务流通,要做的是家政服务。从媒体到家政,两者不存在谁颠覆谁的问题,这是两个有交叉但又归属不同领域的进军路线。 上周,易到用车与美到家合作,联手做车载空间的美妆。这其实也是移动领域的革新。那么,未来的家政一定是在“家”这个固定空间吗?58到家的“家”也一定是固定的场所吗?我们可以更开放地看待“家”这个概念,也许未来的私人会所、个人工作室,旅行时暂住的公寓,甚至常去的沙龙或咖啡馆,也是你的家。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家”的外延也在扩大,“到家”的家政服务空间是不是也在相应地扩展?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