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浅析纪录片《百年世博梦》的解说创作

来源:《视听界》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9日 15:48 

      作为国内首次以电视手段对世博会历史与现状进行全景式描画的作品,《百年世博梦》以大量详实的史料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全面介绍世博会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的演变,突破了历史纪录片的简单模式,以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为原点,反思性地梳理历史,对中国与这一世界盛会的关系进行了生动展示。

  应邀为《百年世博梦》进行前期解说时,节目组刚刚完成外购资料和拍摄素材的整理,文稿初步成型。在“赶工期”中完成的创作,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有值得总结的体会。

  节奏

  《百年世博梦》的前期解说即是通过语言为整部片搭框架、定基调、谱节奏。从配音业务的角度来讲,这是成熟的操作流程——前期拍摄完成即拟定配音和配乐,为后续环节争取了时间,有利于作品的完整、统一和协调。

  但在现实操作中常会遭遇“应景式”的解说。由于作品的画面、实况以及访谈都已编辑完成,解说只能在规定“时空”去创作,这严重违背了有声语言的创作原则,创作被禁锢于“牢笼”,常导致收放仓促、张弛无度、弱化情感、破坏基调。这是最需要重视、规避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实际解说及配音创作中,正常语速为3.5字/秒左右,慢则在3.3字/秒左右,快则在4.2字/秒左右,超越这一幅度的语速,不是语流失形,就是语态疯狂,创作成为哗众取宠。即便是在正常语速内,若没有通篇节奏的把握,章节之间、段落之间、句句之间为了迎合“时空”要求,忽快忽慢,则全篇大作一路颠簸,令人听来很不愉悦,何谈审美。

  基调

  《百年世博梦》在世博岁月、百年梦圆、风云世博、文明反思、世纪使命、城市之光六大板块的全景式介绍中始终突出中国与世博的关系,使观众在欣赏世博历史的同时,了解世博与中国的渊源。逻辑主线清晰,充满空间感、厚重感和权威感。如此大幅制作,给解说基调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158年历史的世博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赛珍赛奇”、“展示国力”的展览交易,也不可能包揽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百年世博梦》最终是要凭借丰富详实的世博资料和准确深刻的主题把握,来表达当今世博会的核心命题——世博会已成为探讨人类共同难题的“思想论坛”。

  “世博会仅仅是一个展示世界各地新奇物品的展览会吗?为什么历史上众多的国家将它作为展示国力的舞台?世博会对今天的社会又意味着什么?从遥远的蒸汽机时代到飞船遨游太空,饱经沧桑的世博会是怎么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呢?”这是在纪录片开篇结尾处留下的一长串问题,也是纵贯通篇的基调,把握住它,解说就有了思辩底蕴的支撑,带着问号在思辩中回顾与展望,厚重中有自问、见信心。

  细节

  在解说中,基调、节奏的确立,还只是勾勒出了线条,慢工细活,精雕细琢,一切细节上的创作才刚刚开始。

  《百年世博梦》从晚清三朝参展的手工艺品详解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2002年申博成功,充分说明世博能够梦想成真,是以国力的强盛为基础。尽管情景跳跃的内容很多,但解说的串联将紧凑的故事连接和呼应了起来,加强了内容的可看性。总导演、曾任央视《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艺术总监的康健宁,带领创作团队,在细节处理上做了不少文章。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等专家,应邀担任该片的学术顾问,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解说脚本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的支持在对节目的专业水准提供保证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前期解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多年来,国内的纪录片倚重解说叙事多过影像思考,影像蜕变为解说的辅佐,学教色彩浓重,许多节目解说和影像甚至两张皮,除去解说便苍白一片。《百年世博梦》尝试将二者兼顾,在努力用影像进行思考的同时,得到了解说的有效支撑。解说通领全篇,依旧走在了影象的前面。由于没有按国别立集,每个国家的内容在片中交错使用,解说既要为各国标志性画面点题,又要为不少引用的资料明确指向,还要加强繁杂铺陈的众多细节的叙事连贯性,从这一点来说,剪辑和解说相得益彰。从创意、镜头组接、画面构图、情节选取到解说词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信息量、有情绪。

  《百年世博梦》的可看性在于通过关键性细节的展示来寓意明志,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具体印象。开篇第一集里陆士鄂的“预言”是编导幸运找到的史料,巧合程度神奇得让人惊叹,也为解说提神。整整100年前的1910年,陆士谔在小说《新中国》里描写到,主人公梦游百年之后的上海,博览会的地点就在浦东,甚至连黄浦江大桥也被赋予了形象。如此灵验的“百年预言”成为全片的重要线索,这样一个“世博梦”的线索极具价值,为“百年世博梦”点题。

  怎样用语言来还原“神奇”?解说中“情景再现”的运用支持了对细节的描述。结合解说文稿中展示的《新中国》原著文字内容,以及对陆士谔后人的采访提要,努力联想这略带传奇色彩的一幕:陆士谔伏案而坐,提笔凝神,“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真实感得到了强化,作者梦也有了体味,解说的出口与百年前的下笔,皆同有神、共成章。

  在讲解“梁启超在巴黎”前,因为预先同编导就画面处理细节有了沟通,从而了解到,为增强可看性,梁启超的图像会浮现于鸟瞰巴黎的市景前。画面的活跃,是为了增加信息量,把人们带到当年梁启超参观巴黎世博会的环境中去。这和解说的“情景再现”不谋而合。但在这紧凑的处理手法中,如何体现足够的思想表达?此时的解说,联想的角度决定着表述的思想。梁启超想象到,“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处处有论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

  2.国际的“珍藏”——解说,在庄严坚毅中思索并启迪未来

  放眼全球的《百年世博梦》在珍贵资料的引用中体现出反思的视野。在最终采集到的200分钟版权资料母带和1200分钟版权资料样带中,有许多是填补国内影像空白的珍贵资料。全片最大限度运用了这些史料来阐述主题,如第一届世博会展馆“水晶宫”被焚毁前的珍贵镜头、1939年纽约世博会埋下“时间胶囊”等等已经被湮没的原始图象和复制物品,都是第一次在国内出现。从1851年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科技发明曾是世博会上最重要的展示内容,进入20世纪中叶,工业化的弊病使人们开始反省,该如何协调技术进步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今天,人们意识到,应该把世博会的重心放在探索和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这一基点上。为阐述这一观点,全片多次提到了反思的话题和故事,《百年世博梦》第四集就叫《文明反思》,引出“文明反思”的是爱因斯坦给5000年后人类写的信和“时间胶囊”的精神奠基。

  这是一段沉重且充满自豪感的解说。爱因斯坦在这封信中,“反思了科学和人类命运,表达了对经济危机和战争的担忧。”要表述好它,解说前备稿的深入必不可少。通过多方资料的收集(包括嘉宾访谈稿),细细研读,琢磨出其中的寓意。埋下“时间胶囊”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创意,又多少带着些许人类由于自身文明高度发展而产生的自豪感。当人们在“时间胶囊”里放入爱因斯坦充满忧虑的信件的时候,人类文明也走到了一个需要细细思考的时刻。有了这些内容的支撑和精神的领会,再回到“沉重并且充满自豪感”的解说创作上来:“8月10日,爱因斯坦写下了一封意味深长的信,他在回顾了人类取得的重要科学技术成果后,笔锋一转,道出了他的忧虑:除此之外,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人们每隔一个长短不等的时间就要进行互相杀戮,因此,每一个想到未来的人必然都生活在经常的忧虑中。

  此外,在《百年世博梦》中占70%内容的珍贵影像资料还常直接改变着创作文稿和架构,影响着解说。如在国内首次披露的“水晶宫”被焚毁之前的镜头,以及1936年11月30日“水晶宫”被焚毁的现场画面,就促使导演特别要求增加解说内容,将水晶宫影像资料的亮相作为一大亮点突出展现。1851年5月,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由此诞生。有意思的是,这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竟是举办场馆“水晶宫”。尽管这座建筑早就毁于一场大火,但在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水晶宫模型,开幕式油画,伦敦海德公园地铁站内的水晶宫壁画,甚至触发水晶宫设计灵感的原型——王莲和温室,都被镜头一一捕捉。解说需要意识到的是,借助这些珍贵片段将人文气息与时代的厚重感表达出来,于舒缓表述中令人叹服。有时,这一感受不仅具体到特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而且常常会细化到游行队伍中的一个横幅、建筑物上的一个宣传口号,甚至针对美国总统曾说过的一句话的中文翻译,当年现场的原文原声原影中。所以,解说,工夫在细处!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