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面孔的门户们来说,如何站到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建立移动端的产品军团,这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搜狐、网易、新浪等也砸入了巨资来抢用户。对于靠新闻为生的门户们来说,移动端的战场被认为是最后的决斗,丧失了可能就失去了“船票”,很难在移动的江湖上立足了。 其中新闻类移动产品更是重中之重。对此,外界貌似已经有了一个定论,搜狐、网易、今日头条等闹的动静更大,玩法也花样繁多。反而新浪显得低调很多,除了拥有新浪微博这个月活用户达到1.98亿的王牌外,在移动端新闻上给人落后的假象。甚至有一些人得出结论:新浪主导门户新闻的时代终结了,因为PC端的优势并未迁移到移动端来。 最近这个惯性的“印象”被彻底掀翻了。 冷不丁的逆袭 这两天,艾瑞出了一份新浪移动端各个产品的最新数据,倒是让这家曾统治中国门户新闻十余载的企业再次被关注。很多人也开始重新打量新浪在移动端的产品布局和策略。其实不少人直到今天,对新浪新闻还是有相当深厚的情结的,虽然PC端腾讯的流量早就超过了新浪,但后者依然是PC门户中话语权最强的选手。 先看一眼新浪在移动端产品矩阵的用户体量。艾瑞的数据显示,新浪在移动端主要由手机新浪网、移动APP和新浪微博三大产品系列组成,整体月度覆盖人数超过2亿,且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渗透率达到了35%,这意味着移动网站或APP用户中,有35%的用户在使用新浪的移动产品。当然,很多人会跳出来说,新浪手里有微博这张牌,跟搜狐、网易等同行比,明显占便宜。 但恰恰是新浪微博的“功高盖主”,让很多人容易犯“新浪移动端=微博”的认知错误,反而忽视了新浪在移动端其他产品上的表现。相较来说,搜狐的张朝阳错失了社交,只能紧攥新闻客户端这根救命稻草,网易虽然有云笔记、有道这样的产品掩护,但论级别,新闻客户端也是必争之地。所以说,其他移动产品在微博的屋檐下,就成了潜行者。当然,也有一个好处,不起眼冷不丁的“逆袭”就更容易了。 不一样的玩法 互联网思维上,讲究一个单品极致突破的理论,意思是要打造爆款,然后火车头带动矩阵其他产品。所以也看到,搜狐、网易、凤凰等大都走华山一条路的套路,结果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单骑闯关。新浪这次在移动端产品上就选择了多条腿走路的玩法。在移动端有全面的布局,手机新浪网、新浪新闻客户端、新浪体育APP、新浪财经APP、新浪天气通等工具APP,是一套多带多、彼此交叉拉动的矩阵布局。 其实,对新浪来说,在移动端产品上如果与对手搞同质化竞争,一味地肉搏战,并不是一招好棋,反而跳出圈外,打非常规牌,才有更大的胜算。当然,这种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的玩法,不太符合移动产品的思维,但却很符合做新闻这个门类。或许也可以看做是“歪打正着”,在用户群圈层演进、细分领域分化时,新闻客户端大众化是一条路,但新浪在体育、财经等领域走重度垂直模式,更符合未来趋势。 根据艾瑞的数据,新浪财经APP月度覆盖人数在财经类APP中占比达45.3%,新浪体育在体育资讯类APP中占比39.9%。虽然不能成为综合冠军,但新浪却在单个项目上遥遥领先。另外,之所以能在数据上不断提升,手机新浪网与微博两大“助推引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彼此协同作战,相互借力。 此外,这两年来,大佬们围绕着新闻客户端,都在玩个性化推荐、大数据挖掘和用户功能体验方面的文章,但却忽视了“初心”。虽然网易号称有态度,搜狐变换着姿势,但恰恰在内容本质上“缺位”了。这就让新浪这家以内容优势见长的核心又体现出来了。比如新浪推出了精读产品,推出了多种形式阅读、左右滑动排版方式,兼容图、文、视频、微博、超链五位一体,深度挖掘了新浪编辑加工、整合的传统优势,又契合了移动阅读高效、全面、深度等需求,因此,刚推出时就让圈里的人眼前一亮。 当然,新浪精读可以看做是一种对新闻的“回归”,又打通了微博等社交链。个人一直认为,新浪微博本身也是弱社交、强媒体属性,逻辑上如果与新浪其他移动产品打通的话,其实能释放出很大的威力来,远非单一的新闻客户端能比拟的,就算网易的绝技“回帖”也难以抵挡。但这恰恰也是新浪为后面的“逆袭”埋下的伏笔。 另外,还有一个隐形的支点是手机新浪网,很容易被忽视掉。根据艾瑞的数据,2015年4月,手机新浪网的月度覆盖人数占到移动端综合门户类网站中的55.2%,渗透率超过半数,这个数据是迁移了其在PC上的份额和优势,所以是一个绝对的领先位置。怎么把这块的优势嫁接到移动端产品上,这是有待挖掘的杠杆,用好了的话,就能撬动移动端这个市场。 商业化的三条路径 除了拼用户体验和体量外,当下各家在移动端商业变现上也开始加速,腾讯、搜狐、网易等纷纷出招。实际上,移动端变现是全行业都在探索的问题。虽然海量的用户完成了向移动端的迁移,但从商业价值上来看,行业表现并不理想。相比,新浪由于坐拥微博及矩阵式的产品阵列,正在试图突破单一广告的模式。 目前来看,我们认为,新浪移动端产品商业突破主要有三个方向和路径: 一是新闻类产品上,新浪的多产品布局,反而让其广告变现上有了更多选择。除了广告资源位更丰富外,从艾瑞的数据能看出,财经与体育等目标受众的行为习惯完全不同,活跃时段也不同,两条腿走路不仅能精准服务好用户,更能根据不同用户的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开展精准营销。 二是,摆脱媒体和广告的束缚。微博的商业化是可以想象的,现在新浪微博已经完成了生活服务的布局,支付工具也已成熟,未来必然在旅游、餐饮等领域加大投入。而体育和财经两块,新浪两翼包抄的策略,反而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除了广告外,体育和财经一转身,就是重度垂直的服务模式,纵向去整合产业链,并向上游延伸,这个空间要大很多。相比,搜狐、网易等是单产品布局,并不适合。 三是,新浪精读是一把尖刀,既能在用户体验上加分,更在商业价值上提供更多选择。像文字、图集、视频、社交等,能给广告客户带来更丰富的整合营销方案,与微博打通后,又能在社交推广上跨出一步,是一箭双雕的行为。 所以说,新浪移动端的产品矩阵,在商业延展性上,要比搜狐、网易等单一客户端更有期待空间。而且如果从用户总量上看,新浪移动端产品,不管是月活用户,还是日活,实际上都甩开网易、搜狐一段距离。接下来要关注的是,新浪会不会以集群优势进行“合围”动作,多产品间能不能轮动起来,形成合力,这会给行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