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浅论营销策略中的“占便宜”心理诱惑

来源:小刀马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24日 11:38 

  朋友用微信发来一个流量包赠送,单月给3G的免费流量包,送两个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使用的是4G流量,也就是说,如果所在地没有4G信号,会自动减低为3G或者2G等数据信号时,这时候的流量是不在这个数据包里的,就需要额外的支付费用。

  笔者平常使用的移动号码的流量包是月70M,另外有20元的放心包300M。这两种费用都是非4G的。平常笔者一般的使用规律是基本确保70M的使用满足需求,因为平常都会使用无线WiFi。一旦在外无法使用WiFi的时候,才使用流量。此外,笔者也有电信和联通的相应1G300M流量。对于移动这个流量主要是确保70M以内的使用即可,因为是老号无法更换和舍弃。

  但是因为有了这个3G的免费流量包后,“占便宜”的心理作祟,开始更多的使用移动的这个流量包。不过有一种困惑就是在使用这个4G流量包的时候,必须要先消耗掉70M本身的包月流量才可以。这样就出现70M流量很快用完,然后使用一共3G的数据包。不过因为在城市游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没有4G信号,但是会有非4G信号,这时候,就自动启动了20元的300M放心包流量。这样下来,本来原来一个月并不用再缴纳移动流量费用的金额,却因为获得了一个3G的免费流量包之后,反而每个月必须要多缴纳20元的放心包的费用。

  因此,想“占便宜”的动机并没有获得便宜,反而还多花了20元的支出。移动运营商赠送的一些流量包,甚至包括和一些其他平台合作赠送的流量包都是要求在本身的包月流量等套餐使用完毕之后,才可以使用。这就是运营商的一种策略,尤其是单独设置的流量包更是如此。因为运营商本身的4G数据网络覆盖范围是有限的,而非4G网络的布设更宽泛,自动降速而不是关闭网络,这样在非4G数据下的费用是消费者承担的,因为感觉自己有一个大流量的数据包套餐可以使用,往往会不在意非4G流量的情况,结果还是多花了钱。

  其实在很多领域,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貌似是占便宜的情况,其实很多时候反而是“吃亏”了。比如,一些商场会有一些免费的购物券、打折券赠送,但是在消费这个券的时候,却要有限制的条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一些专车之类的免费券也是如此。你想使用是有条件约束的,不是纯粹的免费。甚至一些免费的应用,其实也暗藏着一些费用支出的陷阱,或者潜在的陷阱等等。

  今年的“双11”又快临近了,每年“双11”的前期,众多平台甚至包括一些实体店都会打出这样那样的刺激消费的“免费牌”,也有相应的券赠送。最终还是刺激用户去关注,去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无形中会增加消费支出。这是对喜欢“占便宜”的从众心理的熟稔,并由此引发的一种营销策略。

  还值得关注的一个事,就是运营商流量不清零的问题。一度传得中国电信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流量不清零的事情,最终也证实是个别套餐的行为。

  根据《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商业WiFi行业研究报告》中提到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移动网民达到5.6亿,在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联网方式中,使用‘流量+WiFi’方式上网的人群占比75.6%,其中‘3G+WiFi’方式联网的比例最高达到36.6%。”

  相信在2015年这种搭配也是主流应用吧,笔者也是使用流量+WiFi的模式。移动随身路由,轻便,速度也不错,最主要的是省钱。对于大流量使用者而言,这还是最靠谱的一种方式。指望运营商降低流量或者流量不清零,或许还需要耐心一点。有专家不是说了吗?流量清零是全球规则,中国用户凭啥要享受不清零?更多广告新闻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