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我们为什么讨厌广告?广告还有没有救?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10日 15:56 

  你身边有没有人说:我就喜欢看广告呢?

  或许有,偶尔喜欢看那些好看的广告。应该不是喜欢“今年过年不收礼呀,收礼就收脑……白……金”或者“恒源祥,羊……羊……羊”(无限循环)这种。

  大多数人不喜欢看广告,人们不喜欢看大多数广告,应该是不用证明的事情。

  电视剧里的广告,叫“尿点”;

  网络视频前的广告,叫“缓冲”;

  朋友圈里的广告,叫“不看此人的朋友圈”;

  微信群里的广告,叫“送他飞机票”;

  传单广告,叫“帮忙扔一下”;

  路边的广告,还叫广告;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广告呢?至少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广告的不确定性和我们需求的确定性有冲突

  突然闯入你视线的不孕不育啦、蓝翔技校啦……你可能并不需要,却浪费了你的时间;如果那个广告正是你需要的,可能就不会那么讨厌,还会留意听一听、看一看。

  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大网站现在都喜欢“盗取”用户的浏览痕迹,然后定向投放某一类广告,以求广告做得精准高效。有一年的3·15晚会就曝光了一些网站这样的做法,据说是“涉嫌违法的、侵害消费者隐私和权益”的做法。可是,淘宝呢,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却没有被曝光——根据你的浏览或购买痕迹,推荐相关的产品——其实就是一种广告。

  当然也有为这种行为“站台”的,比如罗胖罗振宇,说阿里本质上就是一家“做数据”的公司——你以为是网上商城,其实是在搜集用户数据——这些数据(隐私)真正发力(害人)的时候还在后头。

  静观“砖家”们撕逼,反正对于我这种平头老百姓来说,这点购物隐私算不上什么。不过,小编预言,搜集个人隐私数据之前,是否征得了本人同意,可能是过几年将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己的权利,尤其是那些容易被侵犯、容易被忽略的“小”权利。

  二、广告投入跟产品质量没有必然联系

  什么地方台啦、小网站啦,那些广告自不用说,就连央视、百度这样的媒体大腕的广告,也经常害人不浅。最近的莆田系事件只是其中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一起事件而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不是肯花大价钱做广告的公司,就一定是有良心的公司。“标王”,如果说在很多人心里还不算贬义词的话,最起码在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上,已经徒增了这部分广告费用。如果“标王”的东西卖得比其他家还便宜很多,就更值得怀疑了。

  竞价排名,本来就不是竞“质”排名——媒体不是质监局或者卫生局。所以前几天小编在《怎么能放任人在底线和利益之间自由选择?》的文章中提到,把魏则西悲剧推责到或主要推责到百度身上,既没道理,也不解决问题——除非不允许媒体承接广告,包括央视。因为央视也发生过这样的问题。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还请参看原文的委婉表述。

  总之,小编对“标王”或“排序”从来就没有好感——广告做得越疯,越说明这个东西本来就很难被认可,所以才想其他办法——301医院还用做广告?同理,炒作的东西,小编从来都是冷静面对,静观其变。稍微等一等,退潮后,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三、人们对广告的艺术性要求越来越高

  粗暴地、反复地叫卖,已经慢慢被消费者从心理上所淘汰,可是,却没有被厂商和广告公司所淘汰。做广告的和看广告的之间的审美差距,越来越影响广告的实际效果——对那些制作粗糙的广告的反感,直接导致对产品本身的反感。

  甚至,一个广告在传播初期受到好评,如果你长期不变地在播放这个广告的话,因为审美疲劳,消费者也还是会心生厌烦。

  看到这里,也许你不禁会问:那广告还要不要做?怎么做?

  当然要!具体怎么做,那就听小编以后分解吧!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