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网络遗嘱”面临考验 信用监管是难题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17日 14:24 

     本月上旬,备受关注的“侯耀文遗产案”开庭审理,因侯耀文生前未订立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侯瓒姐妹和侯耀华分歧较大,法官表示不再调解,择日宣判。对身后事提早安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些不吉利,因此国人提前订立遗嘱的情况还不多见。不久前,一家名为“网络遗嘱”的网站悄然上线,引起网民关注。

  “您的人生黑匣子”是这个网络遗嘱网站的大招牌,只需支付29元,这家网站就可以为您提供遗嘱的网络托管、传递等服务。在地震、海啸、风灾、暴雨、飞机失事、交通事故等天灾人祸时有出现的情况下,早早准备一份遗嘱,应该是对家人、朋友更负责任的体现。但是,网络遗嘱真的可以实现我们的意愿吗?

  网络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虽然这家网站对“网络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持回避态度,一再声称只是一个“重要信息托管及传递的平台”,但因为遗嘱是法律上明确规定的单方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网络遗嘱”从始至终都不能回避法律问题,而且必须在法律背景下来看待。

  遗嘱形式属于强行性法律规定的范围,只有符合继承法规定的形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自己创设新的遗嘱形式。目前,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只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5种形式,所以“网络遗嘱”不能成为一类新的遗嘱形式。如果网络是遗嘱保存和传送载体,那么网络遗嘱只能是对前述5种形式遗嘱的保存和传送。

  从形式上看,如果“被网络”的遗嘱是当事人自己书写的遗嘱,则该份遗嘱仍然属于自书遗嘱,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形式要件上必须由被继承人亲自书写,必须本人签名,必须注明年、月、日,缺少任何一项都将导致遗嘱无效。

  如何确认网络遗嘱的真实性?

  根据网站介绍,目前只接受客户以扫描形式上传的手书遗嘱,而如何保证扫描件与原件的一致性是网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首先,在网络环境双方互不见面的情况下,被扫描的文件是否为原件就难以被确认。其次,经过了扫描、上传,再下载、打印等多重操作程序之后,从网站上打印下来的文件是否还能与原件完全一致也值得怀疑。第三,继承开始后或者在关于遗嘱的诉讼程序中,首要问题也是遗嘱的真实性,而扫描件是对原件的复制,不能自证为真实,在诉讼程序中不能作为证据的原件,还是必须依托于手写的遗嘱,如果没有原稿,即使是扫描上去的电子数据也很难被法院认定为真实。

  另外,在网络非实名的状态下,遗嘱被冒名也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确认上传者就是被继承人本人、如何确认“被网络”的遗嘱是被继承人亲笔书写、如何确信文本没有遭到篡改,都存在现实的障碍。

  网络遗嘱如何及时发送?

  与处理电子数据相关的“网络身后事”相比,对实体财产的继承在时间的急迫性上的要求要高得多,涉及到共有财产的分割、交易中的第三人,越早处理越易于减少和了结纠纷。

  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站如何知晓被继承人死亡,如何保证遗嘱及时到达继承人手中,都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如果网络遗嘱没有被及时发送,被继承人的财产已经依法定继承顺序予以分割,或者有其他在先的遗嘱已经发生效力等,网络遗嘱不仅是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会给现实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网站信用谁来监管?

  遗嘱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被继承人提早安排自己,但真正的身后事何时到来,可能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所以保管“遗嘱”的网站应当永远存在,才能保证其保管遗嘱的作用发挥出来。但是,商业活动逐利是其本性,如果投资缺乏或者获益不足,商业网站就有可能停止经营,这就将使先期客户最终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

  另外,在网络技术愈发复杂、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网站能否确保后台技术力量始终领先,使客户资料不被黑客攻击侵害,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离职、跳槽后仍然保守秘密,不利用客户资料牟利等,都是经营者和有需求的客户必须考虑的。

  法官建议

  网络遗嘱现阶段只能算是一种私人网络服务方式,其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网络的普及、便捷的优势,给遗嘱的订立和保存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实体财产的“网络遗嘱”如果能够引入具有“公信力”中介机构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前述几个问题。比如公证机构和网络企业合作,利用公证机关的公信力和对法律的熟悉优势,保证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证遗嘱保管的永久性,要求立遗嘱人必须本人到公证处申领“网络遗嘱”账号;之后,利用网络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网络维护,安装类似网上银行的安全密码设备,指纹识别技术等,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同时辅助用户进行远程登录,随时添加、补充或者修改遗嘱,提供便捷的服务。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