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故事的演义与流传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们不仅持续编织着中华民族浩瀚悠久的时间记忆,反复激荡着深厚磅礴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也不断丰富人们的心灵世界。因此,无论是周秦以上,还是汉唐以来,历史风云的轰轰烈烈、波谲云诡总是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诉说着,回响着……而在这些故事中,又以《三国演义》最受瞩目。所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让历史与文学、真实性与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相形之下,近年来围绕三国故事改编特别是新近推出的电视剧《三国》总是争议不断,这些争议,不能不让我们对于历史及其“演义”的原则和标准有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历史故事的“演义”以及相关名著的改编要坚持历史真实的原则,要能据此取得必要的可信性和合理性。这并不是要求文艺作品完全照搬某些正史的记载,而是在把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触摸到历史风云变幻中的精彩之处,小说《三国演义》备受称道的部分原因正在于此。作品虽与陈寿的《三国志》以曹魏集团为核心的写法不同,而以刘备集团为重心,凸显以“汉”为正统的价值观念,还虚构了诸如“关羽温酒斩华雄”等大量情节,但是并没有架空在历史的脉络之外,而把历史记载演绎得多姿多彩,夺人心魄,达到“以文章之奇而传其事之奇”的效果。而从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改编来看,它到现在还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肯定,关键就在于坚持了对于原作的忠实,这种忠实不但体现在总体构架和主题意旨上,而且具体到故事、服饰、场景、器用、人物、性格、语言等,都有较为扎实的考订和依据,因而呈现为视觉形象也较为契合人们的阅读经验。 其次,历史的演义还应将艺术表现力与价值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在历史演义中,故事讲得精彩,能够吸引大众固然重要,而这本身也离不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的贯穿。《三国演义》中,刘、关、张,诸葛亮、赵云等群英,莫不寄托了大众广泛认同的仁、义、忠、勇、智、信等价值信念,使得小说在三家归晋的历史成败逻辑之外,格外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古典名著中真善美的遗产,也恰恰应该成为当代文艺创作所继承和坚持的。由此反观近年来改编三国故事的影视作品,尽管也不乏大制作大场面的铺陈,不乏多种媒体的营造声势,但一经播出便备受争论乃至质疑,多少就都存在着娱乐有余而内容匮乏等各种症状。如《赤壁》中,泛滥的儿女情长和不知究竟的宽恕观念,使得再激烈再残酷的战争都犹如儿戏;《见龙卸甲》中,刘德华饰演的赵云还算可圈可点,但人物在历史中的无力之感的过度凸现,也使所谓英雄气陷入阴郁沉重的氛围之中;至于新版《三国》,政治、战争中的利欲权谋倒是有所表现,可是拖沓的情节,乏力的表演,使得历史的表现也沉闷起来。 再者,对于阐释古典文化遗产,孟子曾有一个极为形象生动的说法,即交友不限于当代贤达,还要与古人交友。其道理就在于,一方面,文化发展自有其渊源流变,与古人对话,也就是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的途径;另一方面,时代有变迁,环境有转换,古今之间又不尽相同,因此尽可能地回到古人所处的时空之中,了解他们在特定时空中所具备的智慧、修养、节操、观念等,除了能够增益知识,也有利于我们开阔胸襟,拓展思考,提升自我。 而在《赤壁》、《三国》等作品中,历史背景与人物虽未变,但着意求新的结果,却陷入片面以古证今泥淖中。动不动就以现代观念的新潮与先进贬抑古代历史文化,或者干脆拿现代观念套用在古人身上,任意说解。于是,这些作品中的古人满脑子现代观念,满口说的都是现代白话,让观众看来横生时间错乱之感。因为不能对历史有很好的了解,在故事编排中便经常出现戏说或臆说的情况,进而把历史完全地娱乐化乃至玄虚化,甚至不惜以某些低俗的趣味来制造噱头,以为这样就可以迎合市场的需要。而在制作上,因为缺乏必要的内功作为基础,也一味依赖于某些表面的现成的所谓成功模式加以运作,比如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明星效应、媒体造势等,以为只要能赢得一定的票房就算获得了成功,岂不料在这种功利性心态的驱使下,故事越讲越不清,道理越说越糊涂,那些无比丰富的历史故事,只成了被借用的没有精神的躯壳。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