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Twitter发布2018年全球跨境旅游趋势】中国入境游吸引力位列全球第五

 

来源:Twitter广告助手(ID:Twitter_Ads)


无论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还是体味人生舒缓解压,“跨境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最热衷的一种全球大迁徙运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世界范围内的跨境旅行人数高达13亿人,消费超过13,400亿美元。2018年,Twitter针对跨境游趋势,对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超过7500位有过两次以上跨境游经历的游客展开深入调研,并发布了2018全球跨境旅游趋势洞察,旨在帮助旅游产业生态更深入客观地了解全球游客的需求和考量,并特别聚焦中国入境游市场的潜力和机遇。


中国入境游吸引力位列全球第五


调研中,有约为28%的受访者表示曾来中国旅游。这一数据在全球目的地排行榜中位列第五,以微小的差距排在美国、英国、泰国和法国之后。在已经去过中国的游客中,还有35.2%的人表示计划再次来中国旅游。


J$LJHBTSM4}IJ~PS`X9O$(6.png


从全球范围来看,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游客进行跨境旅行最为频繁。其中超过一半的新加坡与韩国游客都曾入境中国,这一比例在日本、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国家也达到了1/3,而在距离较远的欧美地区,这一数字也达到了13%。不仅如此,越来越多未曾入境中国的旅行者也正向往着这块神秘的土地。在针对未来旅行意愿的调查中,34%的英国受访者和24%的美国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到中国旅游。


中国城市吸引力“C位”花落谁家?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也千姿百态,那么“歪果仁”更青睐中国的哪些区域和城市呢?


在Twitter的调研中,入境中国的受访者“用脚投票”:他们中的63%曾到访北京,58%曾到访上海,还有34%和24%曾到访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依然是名副其实的吸引力“C位”组合。除此之外,杭州、成都、苏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也都表现优异,成功跻身前十。


J$M8ILGU%$UN}YX{RCY[1UQ.png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消费性价比”和“美食”最诱人


事实上,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们在策划下一次旅游目的地时的考量因素大相径庭。调研显示,美国游客在选择目的地时更看重舒适的住宿和硬件设施(比全球平均值高10.5%),其次看重对家庭游的友好程度(比全球平均值高出9.7%);而来自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欧洲游客则更看重浓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全球平均值高14%)。


那么,是什么吸引了海外游客将中国作为旅行目的地呢?调研显示,对于从未到访过中国的海外游客来说,吸引其来中国的前五大因素分别是——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消费性价比,美食与物产,热情友好的人文环境和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曾去过中国的游客来说,其对于前四大因素的好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唯一有所下降的是“城市清洁度”。


Twitter助力中国旅游品牌,为全球游客打造梦想旅程


每一天,Twitter上都有无数的用户在以文字、攻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旅行,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丰富的互动。不仅如此,用户们也在时刻利用Twitter为自己的下一次旅行寻找灵感。调查显示,与非Twitter用户相比,Twitter用户更加愿意尝试新的旅行目的地,也更愿意接收与之相关的品牌信息。约有21.6%的Twitter用户表示,在决策时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出现在社交媒体广告中的目的地,而这一数字在非Twitter用户中仅为9.1%。


可以说,对于旅游业务相关的品牌来说,Twitter平台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为了帮助广告主最大化投资回报,在本次调查中,Twitter还分析了不同类别的广告对受众的影响能力。结果显示,与图片和动态GIF相比,制作精良、内容风趣的短视频广告更加吸引用户的眼球,无论是记忆度、喜爱度还是意愿程度都表现得十分优秀。


MHR44IQOE2$%DGN[DIJW4S4.png


Twitter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蓝伟纶(Alan Lan)表示:“ 作为日均生产亿万级内容流量的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可以为品牌提供深入洞见,帮助品牌达成商业目标。如今,以休闲为目的的旅行趋势正在亚洲乃至世界迅速崛起,而Twitter用户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的下一次旅行寻找灵感。我们的平台在用户进行旅行决策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旅游产业生态和旅游相关品牌也应当利用这一机会,更好地满足旅行者的需求。通过短视频、趣味内容和明星红人效应,中国旅游行业相关决策者可以借助Twitter平台继续策划极具感染力的营销活动与内容,打动更多的旅行者,与他们共同创造下一次难忘的旅行。”


关联公司:Twitter 推特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