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女神新装”收视大热之后,为何遭遇市场的冷落?

2015/8/26 11:00:00 

文/D调雨值
 
2015年女神新装第二季强势来袭,由郭碧婷、张雨绮、周韦彤、尹恩惠、颖儿组成了女神梦幻首发阵容,韩国人气男星RAIN的加入也让女粉丝大饱眼福。首期播出之后CMS34城收视率1.29,百度指数904402,在周六所有综艺节目中排名第二。高颜值女星的加入为节目增加了看点和话题,对于服装女性天生就充满好奇与热爱,每场秀都与电影的故事情节为创作蓝本,水幕、投影纱、动态捕捉系统以及全动态舞台等前沿技术,精美炫酷的舞台灯光,从视觉层面为观众营造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体验。
 
如果说拥有超强的明星阵容和精美的舞台效果是收视率的保证,那么节目首创的“72小时全方位的跟拍+明星T台秀+买手竞拍+电商预售“的T20模式,也被媒体吹捧成改变服装制造产业链的新力量。通过优质节目内容塑造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当红明星现场走秀的形式进行作品发布,同时在电商渠道快速展开销售。茵曼、欧时力等六大品牌商植入节目中充当买手,通过拍卖形式获取作品的批量生产权。电视+电商的全新营销模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首肯,但是在收视高涨和舆论吹捧的繁荣现象背后,女神新装的明星同款服饰的销售遭遇市场的滑铁卢,节目与明星的强大影响力对于销售并没有什么卵用。

 
 
第一期节目中郭碧婷身着的黑天鹅系列,被D2C品牌以1100万的高价拍下版权,虽然D2C平台没有直接公布销售数字,但用户购买评论区只有13条用户评论,其销售数量可想而知了。另外茵曼品牌拍下的韩国女星尹恩惠身着的《蒂芙尼的早餐》系列版权,在天猫旗舰店明星同款服装的月销量只有91件,与其上百万的高昂版权相比,如此惨淡的销售让人大跌眼镜。为何大热的节目造势,明星亲自站台背书过后,消费者并不愿意为此买单呢?
 
品牌通过拍卖拿下只是版权和生产权,对于品牌文化和内涵提升不大,消费者并未与品牌本身产生精神共鸣,因此也无法形成真正的销售力。
 
从范思哲,乔治阿玛尼等品牌的发展历史来看,品牌文化的对于消费者才具有最致命的吸引力。品牌通过故事和历史沉淀出的气质让人欲罢不能,体现在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意,为消费者所营造出的一种品牌文化的认同感。例如范思哲品牌独特的先锋艺术让其风靡全球,它强调快乐与性感,作品都以线条为标志,性感地表达女性身体,让其品牌成为众多女性争相追逐购买的产品。而女神新装的栏目只是在塑造新产品,通过明星和节目可以打造大众喜欢的作品,却无法真正去塑造一个服装品牌,并没有让消费者从精神层面与产品产生共鸣,所以真正愿意付费购买的观众寥寥可数。
 
女神的新衣通过批量生产后只能成为烂大街的时尚,失去产品本来应该所具有的格调和明星背书的光环效应。
 
节目通过明星、舞台、剧情来展现设计师的创意,通过与经典电影的嫁接为观众营造了一种非常精致的视觉体验,并通过明星的演绎来提升产品的价值,节目将每一件作品都包装得美轮美奂。但是买手高价拍得明星同款的系列服饰的版权,必定要通过批量的销售来收回成本。虽然其中也不乏非常漂亮的设计,但是一旦批量生产之后,势必会成为烂大街的时尚,让明星光环所带来的格调瞬间消失殆尽,明星同款服装成为了人人伸手可得的淘宝货,在消费者的心理定位将大打折扣,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也大大缩水。
 
电商渠道价廉物美的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过高的价格定位使其无法成为大众热量追捧的爆品。
 
第一期节目中郭碧婷身着的黑天鹅系列售价为850元,第三期的海洋印花系列连衣裙价格高达999元,这样的价格定位远远超出了电商渠道受众的承受范围。从淘宝官方提供的数字来看,淘宝销量最高的的女装客单价集中在180—500元的价格区间内,由此可见淘宝女性用户群体的对于服饰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大家更乐于在淘宝上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过高的定价会让商品失去市场的竞争力。但是女神的新衣因为过高的版权采购,使其无法定位在大众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内,而高价也让其丧失了成为全民追捧的“女神新装”。

 
女神新装作为一档热门的综艺节目,凭借其出色的节目创意、强大的明星阵容、精美的舞台效果,在收视率上获得一定的成功,但T2O的电商销售模式并未产生真正的商业价值,节目收视并未带动用户消费的热潮。本质上来说节目通过设计师和明星创造了产品,却无法真正塑造一个服装品牌的文化,而在销售环节的渠道也没有诠释好商品的价值,使其在收视大热下却其遭遇市场的滑铁卢。女神新装想成为全民追逐的爆品,或许还得从品牌塑造、商业模式、销售渠道再创新。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