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中国家庭电视用户将遵循“传统电视—普通平板电视—智能电视”的发展路线演变。据喂呦科技和秒针系统在2015底年发布的智能电视数据报告,智能电视渗透率过去3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15年上半年首次超过普通平板电视,成为渗透率最高、最主流的电视类型。 (图为:喂呦科技和秒针系统联合发布的智能电视数据报告) 与传统电视和普通平板电视相比,智能电视的核心人群呈现三高的特点,在收入、学历和职业上显示出更高的优势。并且,相比于非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更能提高用户的开机率,这为智能电视的开机广告价值带来无限前景和提升空间。因此,智能电视作为客厅经济的核心,成为广告主和品牌越来越看重的营销阵地。 电视的升级,让家庭娱乐方式发生了质变 由卫星信号控制、传送直播内容的电视观看方式,我们称作电视1.0时代,节目按照时间轴的顺序线性排列,用户只能被动观看。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看电视的方式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增加了横向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自主选择节目源,点播、回看、游戏等多种功能让用户与电视发生良性互动,我们称之为电视3.0时代。 中国有4.3亿家庭,电视保有量超过5亿。尽管近几年移动端的飞速发展让年轻人逐渐依赖手机和平板,但智能电视的出现和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块可联网、可交云的超级大屏的娱乐价值,它让很多用户的时间从移动端又慢慢拉回电视前,潜移默化改变着用户的观看习惯。 2015年上半年, 电视用户的直播收视功能使用时长为1.5小时, 占比下降至30%,智能功能使用时长为 3.5 小时, 占比增至 70%。监测数据显示,视频活跃用户平均每天在线时长是 220 分钟,教育活跃用户平均每天在线时长是 55 分钟。 集结高端消费人群,智能电视的营销价值 比起传统电视和平板电视,智能电视的受众画像呈现三高的特点:家庭月收入15000以上的城市三口之家、中高级管理者或专业人士、学历在大专以上、年龄在25-29、35-39岁的中青年、“有孩人群”,从这些标签中不难发现,智能电视的核心用户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超前的消费意识。 (图为:喂呦科技和秒针系统联合发布的智能电视数据报告) 总结起来,一类是25-29岁的青年,多为刚刚组建家庭,对新鲜事物的购买欲望较强;另一类是35-40岁的二次购房人群,收入较高,对高端消费品的接受能力非常强。这样数量庞大且购买力极强的用户群体,为智能电视带来自然的营销属性。 随着智能电视保有率的增长,它已经抢占了超过一半家庭的客厅,如此量级巨大的用户群体,让智能电视已经成为许多广告主和品牌必投的媒体平台。 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广告主更看重智能大屏的竞争力 前面提到过,相比于非智能电视,智能电视能够提高用户的开机率,因此为智能电视的开机广告价值带来无限前景和提升空间。高清大屏、动感音效等特点,提升了用户对智能电视开机广告的好感度。相比于一些常见类型广告,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更多是在用户放松的情况下打开电视接收到广告素材,纯净的接收环境、声画结合的冲击力更有利于增强用户对品牌、产品的喜好度和记忆力。 不仅如此,智能电视用户还更愿意外接智能设备,寻求更多交互功能,促使用户增加了电视收看时间。因此,点播、回拨等其他交互功能带来的广告价值也得到明显提升。这种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让越来越多的广告主看重这块智能大屏的竞争力。 满足多种需求,智能电视逐渐培养用户付费习惯 随着智能电视硬件规格的迅速提高,多核心64位中央处理系统、高速度大容量内存运用到智能电视硬件领域,智能电视已经具有网络搜索、视频点播、数字音乐、网络新闻、游戏、微信等各种应用服务,正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第三种信息访问终端,用户可以在电视中随时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同时,智能电视可以通过互联网这道桥梁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实现跨平台工作,从而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随着智能电视走入更多家庭,消费者付费消费习惯逐步养成,视频点播、游戏、教育、购物等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应用,客厅经济初现规模,未来智能电视内容供应还会进一步丰富,内容供应商也会加快付费和广告推送步伐。 随着二胎开放和购房政策的调整,许多家庭对住房的升级或对第二代电视机的更替,让今年成为智能电视的井喷之年。有理由相信,精明的广告主会认准智能电视的火爆局面,主动寻找渠道,在这块智能大屏上玩出更多花样。 喂呦科技作为中国智能电视营销领军企业,始终倡导“技术导向带动智能电视广告,大屏魅力引领家庭营销生态”的发展理念。公司拥有行业资深的技术研发团队和服务团队,目前已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广告发布系统,占领了全国近95%的智能电视广告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智能电视广告行业依然会因为智能电视的消费升级需求快速发展下去。喂呦科技会继续深耕专业做好产品,帮助更多品牌完成在智能大屏上的整合营销方案,力求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