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偶像力量到全民全运
偶像力量到全民全运
全运会的水准并不低,在个别项目上甚至超过了奥运会,虽然大多数项目只能吸引稀稀拉拉的观众,但是在游泳馆和田径场上也有例外。“他是陆上的刘翔,我是水里的张琳”,尽管张琳在别人一再拿他和刘翔做比较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但不可否认,刘翔是全运赛场上惟一的主角,而张琳则扮演着二号角色。
田径比赛开始前,游泳馆是观众最多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想看看张琳能拿到几块金牌。
而刘翔比赛时,看台上的爆棚以及记者为抢得采访权一早就排长队已不必多说。刘翔带给全运会的实惠不仅仅是一块金牌和一次用时13秒34的视觉享受这么简单,身价的巨幅回升、未来新纪录的诞生,都让人们给予刘翔无尽的期待。
全运会的受关注度不如奥运会,但是是中国观众最好的追星场。刘翔满足了观众最朴实的愿望,看“刘翔”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现象,折射出人们对于英雄的渴望和崇拜。
老将精神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评价一个省竞技体育水平最直接的舞台,因此各地对此都非常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经验丰富的高水平老将,当然也就成为“香饽饽”。
逢全运会就复出,成为中国体育一个特有的现象。而那些曾经叱咤体坛的老将复出之后,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绝对不是为了重在参与这么简单,在用金牌留给观众最感动瞬间的同时,也为小将作出了榜样——— 中国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一样可以和外国运动员一样长。
击剑赛场上,36岁的王伟新,38岁的肖爱华,34岁的沈巍巍都是去年复出,一年之后,他们就如愿拿到了全运会金牌,且无一例外是卫冕,肖爱华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连冠。女子飞碟多向,38岁的冠军刘英姿和47岁的亚军高娥训练时间比有些选手的年龄还大。三次复出的34岁“妈妈选手”冼东妹早已不需用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更多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
国家培养一个运动员不容易,能够延长运动生涯并依旧站上最高领奖台是中国体育的另一种成功,要知道体育人才的过早流失也是一种浪费。而通过全运会的舞台,老将无疑多了“我还行”的信心。
单飞魅力
本届全运会,很多夺冠选手都会感谢举国体制对他们的培养,可是这种运动员培养体制并不是惟一,选手“单飞”的出现,为中国体育打开了一扇门。
本届全运会3枚金牌得主刘子歌就不是举国体制的“产物”。作为辽宁海舰俱乐部的队员,刘子歌从2004年开始,注册单位就是上海市,最初具有挂靠性质,一方需要出成绩的人,一方需要进入体制内的身份,从而有资格参加各类比赛。
无独有偶,网球赛场上囊括四枚金牌的天津选手彭帅也是“个体户”,从小就开始放单飞的彭帅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无疑更多得益于长期的国外训练。
全民精彩
“全民全运”是本届全运会最响亮的口号,而业余选手的增多,带给了全运会别样的精彩。竞技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兴衰的惟一标准,只有当群众基础越来越雄厚,中国才能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蜕变。
男子50米手枪赛场,被寄予厚望的东道主选手、世界冠军谭宗亮以658.3分获得银牌,战胜他的竟是一位业余选手——— 安徽刑警娄祥武,而这已经是二级警督娄祥武的第二枚全运会金牌。平时在刑警队上班,赛前搞搞训练,娄祥武的成功模式似乎不可复制,但是在追击抢劫犯时一枪击中犯罪嫌疑人腿部,绝对不止有娄祥武做到。娄祥武的成功,或许会激励更多的警察加入到射击运动中来。
而韦明智作为电力体协惟一的参赛运动员,尽管在男子跆拳道首轮就输给了最终夺冠的河南选手左毅,但作为普通的电力系统职工,能够登上全运会舞台就是最大的褒奖。“虽然往往与奖牌无缘,但却全民全运”,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全运会今后将不仅仅是体育经营的舞台。
标签:
- 上一篇:燕赵都市报中外高手杂技送到市民门口
- 下一篇:燕赵都市报接班姚明阿联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