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团购网站未必“最终99%会倒下”网络团购一直存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21日 16:20 

    早在2002年,我就无意中参与了一次网络团购,并由此成为网络团购的早期参与者和受益者。

  当时刚刚买房,那个时候流行毛坯房,除了四白落地,什么都没有。装修用的瓷砖、木地板、油漆、木门、灯具、家具、电器等等,都需要自己购买。所幸当时我已经从事互联网行业,所以对互联网还是非常依赖和信任的。

  在当时,是没有专门的团购网站的,所谓团购,都是在一些房地产或建材家装网站的论坛里,由一些网友自发组织的产品团购,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厂商或明或暗的促销式B2C行为。我就是在网上四处寻觅,最终碰上了一个团购木门的,运气好到人家就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

  我买的房子不大,房门却不少。结果就因为运气好拿到了一个团购名额,好像是打的7折吧,这一下,省了近一万块!

  所以说,网络团购一直存在,甚至在一些大的房地产和建材家装网站中,还一度颇成气候,颇受追捧。团购市场有吗?当然有,一定有,且需求旺盛。

  然而,当一夜之间,擅长模仿和跟风的中国互联网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数百家团购网站时,依然把我这个古董级的网络团购参与者震住了。

  首先且不说这个市场是否达到可以和需要承载数百家(而且还在迅猛增加)团购网站的地步,单单说网络团购本身,它会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吗?

  简单来说,团购网站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类似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以每天主打一款产品为特色,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对商家而言,宣传效果第一流,跟广告没什么区别;对买家而言,由于所有人都只能购买这一款产品,所以会拿到非常大的折扣。

  第二种其实就是团购超市,什么东西都卖,团购更像是促销,促销是一下子买10件可以给你批发价,团购是10个人各买了一件,还按批发价算。这种团购网站的好处是产品丰富、可挑选余地大,缺点是,资源分散,团购网站的人气对商家的吸引力减小,造成砍价能力也降低,买家难以买到价格很低的商品。

  第三种是所谓的垂直型团购网站,就是只专卖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的东西,如玩具、如家具、如汽车。好处是,目标集中,容易形成固定人群,缺点嘛,很简单了,其他产品的生意就跟你没关系啦。

  其他的,无外乎上述三种的分类组合和变异。

  对于第一种形式,无疑经常能拿到甚至90% OFF的超低价,但是如果一个网站一年才卖365种商品,在浩如星海的商品世界,有多少机会它卖的东西是你需要的呢?这样的团购网站,倒更像是一种网路化的电视购物,一天下来,总是那个东西在你眼前晃悠,“是的,你没有看错,只要99元,只要99元,你就可以买到价值800元的某某某某……”

  这种网站往往在初期很受关注,但时间长了,其产品过分单一的痼疾就会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敬而远之,包括那些一开始意志薄弱,因为价格超低而买了他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的人。

  但是,为什么老美的Groupon要这么做?而不是选择第二或第三种模式?恰恰就是它已经看明白了,第二、第三种模式更难有前途!

  第二、第三种模式,表面看是团购网站,实际上跟目前已经非常成熟且商业模式得到印证的B2C电子商务网站没有本质区别!

  事实上,即使上述网站,也依然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以及寻找提升空间的困境。

  那么,团购网站呢?不管你做团购超市,还是做垂直团购,要么你只是Groupon的升级版,从一天一种商品变成一天多种商品,但换汤不换药,要么你就只能是商品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但就不得不面对跟如今已经很强大的B2C电子商务网站的直接竞争!

  在面对成千上万的商品数量级上,团购网站还有多少优势,去遵循团购网站的模式,去跟商家砍价呢?人力、物力、时间,无一不是问题。何况,如果你的销售规模比不过B2C电子商务网站,你又如何拿到比人家更低的进价呢?

  而抛开了团购网站惟一杀手锏的价格优势,团购网站还剩什么呢?又能靠什么去维持生计并持续发展呢?

  退一万步说,团购网站如果真能有所壮大,必威胁如今这些B2C电子商务网站的根本利益,他们利用自身庞大的人气和人群,也来推团购,搅混水,谁又会最终胜利呢?

  除此之外,即使是商家,它也不愿意坐视团购网站的壮大。现在泡沫方起,乘着热闹,图个宣传效果,还是有一些商家愿意参与的。但是如果你做成当当、做成京东、做成淘宝,他们还愿意吗?商者,利也!

  我甚至都不看好“最终99%的团购网站会倒下”的悲观说法,或许现实会比这个还悲观。

  当然,网络团购会一直存在的。正如开篇所说,十年前它就存在了,未来也还会继续存在。只是,一定不是现在这种模式,一定不是现在这种情形。那么,它还会回到过去,又变成润物细无声的那种存在吗?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