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手机传播营造和谐手机文化氛围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26日 17:10 

                                                  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开栏的话 不久前,本报就网络文化建设推出了系列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及网民的关注。在网络大力发展的同时,手机也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有7.96亿手机用户,其中手机网民2.77亿户。随着科技的创新,手机已经以其不断完善的功能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变成信息的放大器,文化的传播者

  。手机甚至被称为“第五媒体”。手机促进了人们的情感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同时,作为一种新媒体,手机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其快捷、方便、灵活等传播独特性带来的消极因素也不容忽视。为了加深对手机文化现象的认识,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希望引起全社会对手机文化的关注,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手机文化氛围,促进手机文化建设。

  今夏,用3G手机看南非世界杯成为一种时尚,世界杯首次为手机提供现场感更强的专用信号。开赛10天时,已有超过650万中国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视频观看了世界杯。

  7月9日,上海世博园入口处。江苏游客张清晨拿出存有世博门票的手机轻轻一刷,顺利通过检票闸机进入世博园。截至当天,上海世博会手机门票累计销售近7万张。

  凭借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和不断地技术创新,手机使用者的队伍日益壮大。手机也从单纯的通讯工具,演变为全新的休闲方式、生活助手、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介,对我们的生活、交往、思维,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接受采访表示,手机这一功能广泛的新型社会媒介,对社会舆论和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显现,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步形成。

  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媒介方式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选秀让人们见证了手机缔造的造星神话。观众发送短信投票这一新颖的参与方式已使人很难分清,到底是超女成就了短信,还是短信成就了超女。高达3000万元的短信总收入,让更多人意识到手机惊人的传播力量和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此时,距离1992年英国工程师尼尔·帕普沃思发出全球第一条手机短信,不过十几年时间。

  当手机搭上3G的快车,带来的变革更是令人惊叹。手机似乎越来越“无所不能”,也越来越不可或缺。一部手机,同时也是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定位仪、电视、电子钱包、电子书、游戏机,甚至ATM机和POSE机的功能也囊括其中,手机已经远远超出其作为联络沟通工具的功能,而是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的新媒体,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新器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称,手机交流变得日益重要,“如果手机忘在家里一定会很焦虑,其实回去一看也没什么正经事”。手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可见一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用“带着体温的媒体”形容手机。他认为,手机同人们生活黏性极高,作为互联网的延伸,手机媒体与之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高度的便携性、隐私性、贴身性和互动性。

  统计显示,当前我国手机用户数已达7.96亿,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一位手机用户。截至今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户,半年增幅18.6%,占整体网民的65.9%。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手机成为继报纸、书籍、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之后当之无愧的“第五媒体”。有人说,这是一个“大拇指开启的时代”。由此而生的手机文化也因而备受关注。

  “手机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我的手机我作主’。选择一个独特的彩铃,下载一部喜欢的小说,一边坐地铁一边独享,反映了当下年轻人个性化的消费观和休闲方式,满足了他们私密的兴趣爱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说。

  “手机是即时的、移动的,也是草根的、互动的,这些特性使得手机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媒介方式。”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寰这样概括。

  “很多社会现象通过手机视频拍摄并传播,事件报道的真实性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对于记录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很有意义,手机带来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的变化,对于社会结构变迁也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刘德寰表示。

  信息的放大器 文化的传播者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超过1.55亿用户通过手机进行阅读。日前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通过数字进行阅读的国民比例达到24.6%,其中手机阅读占14.9%。

  随着海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快节奏的生活,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想,如今正演变为“掌中万卷品书香”。作为一种全新的汲取知识、发展自我的方式,手机让人们有了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获取信息和知识,享受阅读乐趣的可能。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认为,由于手机阅读和新兴媒体的阅读具有方便快捷、互动的个性,以及低碳、环保、低成本等特性,越来越被大众所欢迎。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向记者介绍,中国移动目前同国内35家大型出版社、原创网站和版权公司展开合作,已经发布超过6万册精品图书。在手机阅读平台上,93本书的下载和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其中一本网络作品的点击量达到了2.3亿次。

  手机给阅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质疑声也随之而起。有人说,手机文化好比方便面,简单方便,但少了深度,缺了回味,充其量只是消遣;有人说,这是一个阅读无比丰盛的时代,却也是深度阅读减少的时代,手机阅读让深度阅读变得更加艰难。

  “优秀的文明成果需要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未必捧着传统的纸质书才是阅读,手机阅读同样可以满足人们对新知的渴求。”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数字出版产值超越传统出版,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变革。这当中,手机阅读的巨大需求起了重要作用。手机阅读正在培养着人们新的文化习惯,这是全球发展大势所趋。

  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看来,手机阅读的意义不止于此。“手机阅读的发展,让读者和作者得以互动。一个贾宝玉的命运,千千万万的读者可以参与进来,这对于参与者和写作者都是激动人心的。”他认为,手机应用的发展,对文学创作理念、作品形态和发行渠道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手机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发挥了沟通情感、宣泄情绪的作用。刘德寰认为,现代社会的高压力下,手机释放了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不良情绪,增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手机也是社会舆情的放大镜,放大了社会转型当中的不良现象和社会心态,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陈金桥认为,不同颜色、不同形式的段子,再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表情,表达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体现出多元性的文化特点,这也是手机文化包容性和复杂性的表现。

  用先进文化引领手机文化

  电影《手机》和同名电视剧的上映,让不少人“心有戚戚”。手机缩短了地域、城乡的距离,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即时、便捷,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带来了种种难以言说的“危机”。

  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手机游戏让人上瘾,一玩起来就控制不住,不少青少年得了“手机依赖症”;垃圾短信惹人生厌,常常遭遇不愉快的被动阅读;淫秽色情信息污染耳目,攫取钱财;手机诈骗频发,花样不断翻新……

  小小一部手机,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便利,对社会文化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滋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

  “手机理应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阵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认为,社会转型时期众声喧哗,各种声音和想法都有,手机这一新媒体引发了巨大的文化需求,亟待我们用先进文化占领阵地,用有效管理净化空气,引领手机文化健康发展。

  优秀的手机文化承载着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心声,传递的是健康和真情,传扬的是美德和理想,传播的是知识和文明。专家指出,建设绿色手机文化,传播健康、文明、先进的文化,必须依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才能把手机文化建设成为精品文化、高雅文化、时尚文化。发展手机业务,一定要以保持手机文化先进性为宗旨,这对于移动通信相关产业的长远发展,同样有着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组织开展了手机网络淫秽色情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陈金桥建议,应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科学态度管理手机文化。运营商不能简单地把手机网络当成获利的工具,不能因为收费公平、渠道规范就对内容疏于管理,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充分重视用户体验,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广大手机用户特别是青少年,也要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更好地发挥手机文化的积极作用。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