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党报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开拓进取,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了步伐,加强了力度,加快了速度,党报在解放新闻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活力、壮大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在新形势新局面新要求下,党报面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等迫切任务,党报体制机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一、党报体制机制改革现状 1978年,财政部转批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报社要求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同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了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党报体制机制改革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改革开放以来,党报不断探索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在经过“企业化”与“集团化”的探索后,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创新的阶段。 1、设置专门部门,抢占信息首发权。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党报意识到信息首发权的极端重要性,纷纷设立专门部门,组织协调采访力量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进行第一手报道。广州日报2007年6月在中国报业领域内成立第一家滚动新闻部,以“报纸+网络+手机”的组合方式立体播报新闻,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连续不断地跨媒体传播,为受众提供最快捷、最立体的新闻内容和最全面、最实用的服务信息。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支视频全媒体记者队伍。全媒体新闻部以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为依托,以视频多媒体为主要报道方式,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平台和中国宁波网上进行滚动发布。 2、去机关化,按照现代信息生产流程重组采编组织结构。近年来,党报不断深化采编体制改革,以适应现代传媒要求。2003年,人民日报试行采编分开,两年之后在新闻版全面展开,同时调整版面结构,形成要闻、新闻、专版周刊三大版块。南方日报把编辑部从16个处级部门调整为要闻、时政、经济、文体、地方、珠三角六大新闻采编中心,使得版面和采编部门的对位更加准确。广州日报将原来分割过细、信息流通不畅的采编部门进行职能、业务和办公场所的科学划分、重新整合并规范运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夜编、政文、经济、体育、副刊、珠三角等大的采编工作中心,以更好地适应高速度、大流量的采编作业流程。 3、保障和加强评论力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直接体现舆论引导能力。在报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中,做大做强评论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党报的共识。①加强深度评论。广州日报2006年重新定位评论版,超越简单的一事一议,推出多个评论栏目,既抓新闻又抓观点,加强深度评论。②加强评论人员力量。随着对评论作用认识的加深,党报逐步加强了评论人员的力量,有的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安徽日报专门成立20多人的言论写作小组,南方日报2003年1月成立了评论委员会。③设立专门评论栏目。南方日报2003年在一版显著位置不定期推出重头署名言论栏目“南方观察”,还于每周五定期推出“观点”版。2006年第五次改版时,把时评扩大到每天半个版。安徽日报在头版开辟了与读者互动的两个言论栏目——“江淮时评”和“徽风”,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舆论引导。4、确立新闻主业核心地位,围绕主业开展经营。党报的主业是新闻。围绕新闻主业开展经营活动,是党报实践经验的总结。目前看来,党报围绕新闻主业开展经营收效明显。宁波日报明确以报业为核心,打造报纸、期刊、图书、网络等多媒体互动的新闻出版、文化传播集团,取得显著成绩。该集团的主要经验是:抓住经营主业求突破,拓展广告发展空间;发展与媒体相关的多元化业务,整合出版社、书店、宁波网等资源,使之成为集团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与文化传播相关的业务,如以仿真技术为核心的动漫产业、宁波书城等。 5、设立技术保障部门,提升办报数字化水平。当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运用得当可使办报事半功倍。广州日报提出“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媒体集团”口号,制订和实施系列技术整合战略,在采编、发行、广告、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技术提升;提出“数字化记者”口号,通过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卫星数字电话等辅助技术为记者采访提供最为便利的条件;自主开发建设全数字化一体化的跨媒体新闻信息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实现报纸出版全过程的一体化、自动化;在国内媒体行业率先实施了基于SAP 管理软件的ERP管理项目,集团的各种经营业务包括财务、发行、广告、印刷等都统一运行于该系统。 6、加强新闻研究机构建设。研究机构是党报的“智囊团”、“思想库”,为办报提供智力支持,党报在办报实践中越来越重视研究机构的作用,不断加大对研究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在集团内地位重要,职责重大,其所长同时担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理委员会委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辑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集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决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每两月出版一辑《南方传媒研究》,以书代刊,促进新闻研究。2006年7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新闻研究所,开展新闻理论与实践、舆论导向和新闻竞争战略专题研究,2007年12月起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试点,并于2008年7月由省级试点工作站晋升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7、建立和完善员工学习与培训机制。在现代媒体竞争中,党报面临专业化分众化办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加强员工的学习与培训,成为党报的共同选择。深圳报业集团提出培养知识型新闻团队的目标,出资100万元,在北京大学建立报业经营管理课题研究基金,同时在人民大学建立“多媒体实验室”,向产学研一体化的新闻基地发展。黑龙江日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媒体专家来授课,并有组织地派出编辑记者到北京轮训。哈尔滨日报每年出资100万元,用于员工的继续教育,所有中层干部均参加了集团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举办的MBA课程的学习。 8、深化服务保障体制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党报普遍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型服务保障系统,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发挥作用,成为党报深化服务保障体制改革的关键。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对集团内部的物业管理,推行市场化、社会化管理,在物业保洁、餐饮等各领域引入了市场机制;各部门使用的服务设施,一律按市场化要求结算,进入各部门成本;对外建立招标制度,对基建工程、设备采购、服务等统一招标。 二、党报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党报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党报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壮大。同时,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国际形势和媒体竞争的发展变化、受众不断变化的需要,都要求党报进一步深化和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以切实提高国内国际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国际传播力。 首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党报等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党报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各种敌对势力正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式破坏活动,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复杂。 其次,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舆论传播方式和格局的历史性变化,也对党报舆论引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亿受众使用新兴媒体进行交流和对话,这种变化正在催生跨媒介、跨产业传播新格局的形成。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这是中央对党报等主流媒体提出的新的要求和任务。党报要在新的传播格局中继续引领时代方向,把握舆论导向,就必须要进一步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再次,党报具有不断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从我国报业改革发展史来看,党报总是在其中起到核心的引领作用:无论是1956年的新闻改革、1978年的新闻单位试行企业管理的探索,还是1996年开始的报业集团化的尝试,都是以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党报的肇始为先声;在走向市场的道路上,洛阳日报率先开启自办发行方式,哈尔滨日报首先实行事业体制转企业体制。当前,在我国四大类主要报纸类型(党报、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行业专业及其他类报纸)中,党报仍是数量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类型。据2006年统计数字,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1935种的22.6%。因此,党报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对我国报业整体而言也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党报体制机制改革仍然存在不少难题,需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解决。如在采编分开方面,新闻生产力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在新闻报道方面,还存在时效偏慢、解读偏浅、文风偏硬等问题;在报网融合方面,还未能找到发挥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发行方面,增量靠市场的难题尚未破解;在人事制度方面,岗位聘任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岗位流动机制仍需完善;在技术设备方面,有些还落后于实际需要;在服务保障方面,还要更加坚决彻底地走向市场和社会。 三、党报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走向 借鉴世界一流报业和媒体的发展经验,结合党报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党报在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拓展。 1、充分发挥党报在报业集团中的核心作用。我国在组建报业集团时,首先确立了党报在集团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以党报为“旗舰”和“龙头”。在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的多声部的合唱中,领唱的是党报。因此,报业集团在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时,首先优先考虑和满足党报的需要,如以党报为中心整合新闻采编队伍,形成统一的新闻公共稿库、推进报网融合以形成宣传合力等。 2、充分发挥党报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权威性,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党报的权威性源于其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呼声,在信息的上下沟通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党报拥有高端、权威的信息资源,拥有较高层次的作者和读者队伍,因此,党报在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中,应着重在新闻报道和评论上下功夫,在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3、加强一线采访能力。新闻报道是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党报要在日益全球一体化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效引导舆论,就必须大幅度提高新闻报道能力。通过加大投入,大力提高一线采访队伍的力量,加强基本硬件建设和现代化装备水平,保障记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发出第一手报道。 4、充分利用前沿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党报。制订和实施数字技术整合战略,设置专门机构,整合现有力量,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打造党报数字化平台,促进新闻采编和传播能力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为党报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插上高科技的翅膀。 5、紧扣党报主业开展经营。党报的主业是新闻,围绕新闻主业开展经营活动,是党报在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报业掀起了多元化经营的浪潮,各地报社纷纷开办经济实体,涉及房地产、贸易、宾馆、医药等与新闻主业无关或相去甚远的领域,这些产业后来绝大部分都以亏损或破产而告终。如南方日报当时也在短短三四年内大量投资于与报业毫不相关的产业,直接导致亏损1.4亿多元。近年来,党报纷纷撤并偏离主业的机构,将经营重点立足于与报业相关的产业如印务、旧报回收、物流配送等,收益可观,前景看好。 6、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党报在体制机制改革中,逐渐革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机关化作风、缓慢节奏和低效率工作状态,正朝着科学规范、专业高效的现代扁平式管理模式前进。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现代管理体制,是党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7、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党报在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这一问题上已经形成共识,纷纷制订政策措施鼓励员工学习、进修、培训、轮岗等,努力培养会办报、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过,随着中央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要求的提出,党报将面临亟需大批熟悉国际传媒运作、了解国内国际受众需求、精通国外语言等高端复合型人才,这也将是党报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点突破口。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