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士贤 面对新媒体纷纷崛起的新环境,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报业在各个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传统报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移动传播的特长,真正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新形势下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按照“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的思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整体谋划,战略布局,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大力推进数字媒体建设,积极推进实施战略转型,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 以全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的打造来顺应媒体融合趋势 媒介融合在本质上是数字化的过程,传统报业数字化最大的变化是信息处理的数字化。 根据新媒体发展趋势和事业发展需要,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制定了《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媒体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以“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为建设原则,着力打造一个以内容为核心开展各类运营的全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实现新闻信息的快捷立体化传播。 在这个总体布局的数字媒体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把实施五个子平台建设列为重点: (一)全媒体复合采编平台:重新整合配置报业资源,实现新形势下集团内部采访管理、内容编辑、内容制作、内容发布及数据库管理的数字化。 (二)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一次制作、快速生成、多元发布系统,实现信息发布的快捷、高效、安全。 (三)产业化商务运营平台:主要是建设发行物流配送、广告客户管理、印刷服务、电子商务等管理系统。 (四)社会化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是建设读者和客户资源数据库、公众服务中心、河北新闻资料库和公众信息服务资料库。 (五)数字化网络技术支撑平台:主要是实现数字媒体建设所必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为集团数字化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和传播手段支撑。 通过以上五个平台的建设,力争实现内容生产上的信息一次采集、多格式生成、多介质发布,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将由过去的仅拥有单一纸质报纸的平面媒体转变为拥有以内容生产制作为核心的立体传播、多形态呈现的新媒体集群。在产业化运营上,实现报业现有信息数据和管理体系的无缝融合,支持新闻采编、渠道建设、管理服务、产业经营等多种形态资源的整合,积极开展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商务运营稳妥运行。 以机构重组与流程改造实现报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我国新闻媒体已经全面进入以融合求发展的新阶段,资源重新整合是媒体在这一阶段的主要运行特征,也是传统报业在新形势下应对挑战、闯出新路的有效途径。 (一)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实施机构重组。今年3月份,为加快数字报业及集团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力争用较快时间将新媒体业务培育成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整合集团技术开发部和河北新闻网,成立集团新媒体事业发展中心,与集团原有的河北新冀网络传媒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 (二)加快报网融合步伐,转变生产流程。2009年,河北日报专门成立了网络编辑组,实现了报网合一全媒体采编运行新流程。在编辑部内树立起了“一个编辑部,两种媒体介质”的理念,编辑、记者在采编稿件中强化网络传播要求和提供网稿意识。通过改革传统报纸以版面为主的编采业务流程,充分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探索传统报业与网站、手机等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形式,以24小时全天候新闻信息连续不断地跨媒体传播,为受众提供最快捷、最立体的新闻信息服务。 为与传统报纸更好地融合与对接,河北新闻网也于去年7月1日改版,新增设了滚动新闻栏目,即时更新河北日报当日新闻,及时进行报网互动,同时对于一些国内国际的重要新闻,更新的频率也大大加快,体现网络快速的特点。河北新闻网多次开展网上直播,记者在前方用手机发回报道,后方编辑第一时间放到首页上,真正做到了与事件同步。例如:2009年5月25日,《国家》MV西柏坡首发式的网上直播。这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第一次尝试报网互动。这一原来只能在报纸上次日见报的一则文化娱乐新闻,却实现了在河北新闻网上的“滚动播报、当日首发”,并形成一个由48条新闻、20余张图片组成、涵盖音频视频的全媒体的新闻专题。 (三)实施采编结构升级,尝试全媒体运作。燕赵都市报积极践行全新的“报网一体”运作模式,尝试运作网络实时发布、手机滚动发布、报纸精华发布,搭建报纸、手机、网络多媒体共生互补的全媒体运作形态。在做大做强都市报主营业务同时,2009年燕赵都市报进行复合媒体的创新与尝试,推出全新的燕赵都市网,同时燕赵都市报手机版也正式创刊,以燕赵都市报品牌影响力为基础,整合燕赵都市报采编、发行、广告资源进行“报网一体”运作,燕赵都市报全媒体格局正式形成。 以技术装备的更新与新媒体建设拓展传统报业发展空间 由于我国报业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尝试阶段,这个过程在坚持内容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技术的重要性,做到“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并重。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对编辑记者进行了系统培训,并为编辑部配备了移动办公及数码设备,使大部分编辑记者成为能操作和驾驭数码设备的多能编辑记者。 集团专门购置了专业级摄像机及采编播录一体机,以及配套的视频软件,并升级了服务器和带宽,河北新闻网同时在线人数较原来增加近10倍,网络下载速度也较原来提高很大,已具备网络级的视频直播、转播要求。 即将竣工的集团新闻大厦已经同步为报业数字平台项目进行了硬件设施配套建设,为下一步数字化建设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截至目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媒体建设已投入近千万元,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并且取得阶段性成果。 与此同时,集团不断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河北手机报目前已拥有覆盖广泛的用户,已开通“精华版”、“丽人版”、“体育版”等版块。集团借助国家电信体制改革和3G网络带宽充足的机遇,计划打造独立的第五媒体知名品牌,并在新闻宣传、信息增值服务、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移动娱乐等领域形成影响并获得稳定的收益。 以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为数字报业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传统报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从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在体制创新方面,应建立面向新媒体的大编辑部概念,实现跨采编部门的管理体制,为整合资源提供体制保障。在机制创新方面,一是建立基于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新旧媒体复合出版机制,实现采编部门、采编人员的多角色管理机制;二是建立面向新媒体的绩效考核机制。 去年河北日报专门成立了网络编辑组,实现了报网合一全媒体采编运行新流程。 今年3月份,集团整合技术开发部和河北新闻网,成立集团新媒体事业发展中心。集团面向全体在职员工公开招聘新冀网络公司总经理及总编辑,新闻采编岗位、经营性频道信息处理岗位、网站营销管理岗位、网站技术管理岗位等人员。作为集团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为原则,公司(中心)计划在两年过渡期内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改制前,公司(中心)内部模拟公司化运行,集团对其实行成本预算目标控制,员工收入分配办法实行与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挂钩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机制。两年为一个考核期,考核期内不能完成内容和经营指标,公司(中心)管理团队集体解聘,不保留待遇。目前,新的团队已开始运营。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数字媒体的迅速崛起,已经开始重新划分媒体界的版图,改变着传统报业的未来走向,数字媒体对传统报业的传播模式、经营模式造成巨大冲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报业经营的数字化转型并不仅仅是指技术的转型,更重要的是要在内容、盈利模式和制度等方面与新媒体接轨,从而打造自身新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事业发展部)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