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闻又称讣文、讣告,是向死者亲友或相关单位报丧所使用的通告形式。在新闻学学理定义中,讣闻报道指是新闻媒体(一般是报纸)对逝者的新闻报道,包括逝世时间、地点、逝者生平、社会贡献等内容。 在西方,讣闻报道是一种比较固定和成熟的新闻报道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华盛顿邮报》就有4名专职讣闻报道记者;篇幅版面上,一般都有1~3个版不等的讣闻报道版面;报道对象不局限于社会名流、政坛要客,而是扩展到广大的社会普通民众。 与西方相比,国内讣闻报道的发展要滞后得多,从目前可考的资料来看,国内最早开创的讣闻版是2003年《楚天都市报》的“怀念”;2005年3月29日,《新京报》也开辟了讣闻版“逝者”,这可以看做是中国讣闻版起步的标志。 笔者认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或报道方式的发展“得益于”轰动性新闻事件的发生。2007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国内发生了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在对这些灾难的报道中,尤其在对“5·12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报道过程中,中国纸媒的“讣闻报道”逐渐发展起来。 本文以国内媒体对“迈克尔·杰克逊逝世”的讣闻报道为由头,探讨中国纸媒的讣闻报道如何逐渐成熟发展起来。 杰克逊的逝世轰动了全球媒体,对他逝世的“讣闻报道”充斥了从报纸、广播到电视、网络的所有媒体。国内媒体对他的逝世同样反应强烈。 2009年6月27日,在杰克逊逝世第二天,《新京报》辟出两个版悼念这位“流行歌王”。在文体写作上,每一篇都是非常成熟的讣闻报道,比如,《地球上,不再有让人战栗的传奇》。这篇报道,打破了传统的介绍生平、歌功颂德的悼念套路,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人物特写”的方式,从四个方面“权势 流行音乐之王”、“影响 新马丁·路德·金”、“形象 最有争议的明星”、“心理 没安全感的偶像”对他的一生做了全面而立体的评价,不仅歌功颂德,而且指摘弊病,不仅“品得”,还“评失”。 2009年7月2日,《南方周末》刊载的一篇讣闻报道——《迈克尔·杰克逊 米高·积逊 麦可·杰克森——MJ在中国》,也采用风格新颖的叙事方式,阐述这位逝世歌王生前与中国北京、香港、台北的渊源,用提问题的方式——那么,16年前呢?4万人的体育馆,你有吗?1500万美元,给得起吗?请问我可以见自己的儿子吗?——表述杰克逊留给我们的遗憾。 中国纸媒在报道中所表现出的一定程度的成熟性,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讣闻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使国内媒体迎来了灾难报道年。 《南方都市报》在地震发生7天后,分别做了《学·殇》、《震·恸》、《七日祭》等,祭奠地震中受难的同胞。 《南方周末》在地震发生三天后刊发了“地震号外”,祭奠受难同胞,之后在2008年5月29日发行的报纸中,刊发了一系列受难同胞的讣闻报道,比如,《汶川的孩子,笑容留在照片上》、《泪水流尽——给四川大地震死去的孩子》、《你将铭刻我的人生》等等。 这些报道较之前传统的讣闻报道,表现得更为规范和成熟。 在报道方式和模式上,第一,大量运用图片来表达哀思。在《南方周末》2008年5月29日刊登的一篇题为《汶川的孩子,笑容留在照片上》报道中,用了6幅照片。以这种报道模式祭奠在灾难中死去的生命,意味深长;第二,语言风格不流于宣传介绍,多用抒情性、叙述性语言,或表达深切哀思,或叙述动人故事。比如,2008年5月21日“南方都市报”一篇题为《向峨:走的七成是孩子》报道中,有一段文字情感悲切—— “公元2008年5月12日,天灾降临人间,毁我向峨,毁我美丽校园,夺我近400师生生命。昔日辛勤学子,未来国家栋梁,就这样悄然离去。群山低首、江河垂泪,万物呜咽。” 在报道对象上,不再局限于社会名流和政坛名人,而是涉及到普通人。2005年4月15日《南方都市报》就刊登了一篇题为《悠悠83载寂寞24年》的普通人的讣闻报道,但当时类似的报道在国内纸媒实属“凤毛麟角”。但国内纸媒对汶川大地震中死亡的讣闻报道,多是把报道对象聚焦到遇难的普通人,《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庄慎之认为,讣闻写作要“一改过去传统人物报道高、大、全的模式,一改没有足够行政级别的人死后不上报纸的规矩,将新闻选题的目光投向普通百姓的身后事,以记录平凡生命为宗旨,以平民化的报道视角,以温婉质朴的文字风格,对新近去世的普通百姓的一生进行回顾报道”。① 在报道理念上,国内纸媒对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讣闻报道,表达了悲壮的人性关怀和深切的国家、民族凝聚力。在《南方周末》2008年5月29日刊发的《泪水流尽——给四川大地震死去的孩子》一稿中,人性的悲戚表达得淋漓尽致:已不再需要惊动他们睡了,能搬开他们身上的瓦砾,但已搬不走压在他们身上的命运。 以“5·12汶川大地震”为标志,国内纸媒的“讣闻报道”开始发展成熟规范,但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虽然《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的逝者版,《楚天都市报》的怀念版,《西部商报》、《东方今报》、《法制晚报》和《北京晚报》等媒体都刊载讣闻报道,但成熟规范的讣闻报道只是局限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几家国内主流报纸。并且由于稿件来源的问题,这些报纸并不能做到定期刊载讣闻报道。 2.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人不能像西方人那样,对死亡的媒体表达持开明的态度,很多死者家属都不愿意使死者信息见报;再有,西方讣闻报道对逝者的生平描述,鲜活、立体,不局限于品评功德,还把逝者生前的过失与不足予以报道;而国内讣闻报道还多限于模式化地歌功颂德。 3.在西方,讣闻报道的报道对象,上至社会名流,下至普通民众,遍及各个阶层;而在国内,报道对象还是主要集中在政坛名人和社会名流,对普通人的讣闻报道还比较少见。 国内纸媒的“讣闻报道”只有克服这些弊病,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规范。具体要做好一下几点: 首先,媒体要与受众展开互动,让受众真正理解讣闻报道的媒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问题的关键:死者家属不愿让死者见报,由于缺乏讣闻稿件报纸不能定期刊载等问题都与受众对讣闻报道认识不清,甚至是误读有关。 其次,报纸媒体一方面要提高新闻记者讣闻采访和写作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在内部机制上,要加强对讣闻报道在采访报道、版面、语言文体、报道对象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在采访报道上尽可能做到专业化,有专门记者负责采访、撰写讣闻;报道对象要真正做到平民化,把焦点放到普通百姓一边;视情况扩大报道版面。 再次,要把讣闻报道真正作为一项民生新闻来做,把做好讣闻报道当作是对普通百姓阶层的情感关怀和人性关怀。 注释: ①彭小云:《讣闻报道的民生特色——以南方都市报讣闻版为例》,《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10期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