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人民网欲成国际知名网站 上市估值达30亿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6日 13:29 

    摘要:人民网是国内一个大型的国有网站,该网站最近表示将要上市后,受到了外界的很多猜测,最近有消息表示人民网欲建立成国际知名网站,其上市的估值将达到30亿。

 

    人民网是国内一个大型的国有网站,该网站最近表示将要上市后,受到了外界的很多猜测,最近有消息表示人民网欲建立成国际知名网站,其上市的估值将达到30亿。

  中宣部一位参与传媒与文化体制改革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人民网过去长期是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的双法人运作方式,此次改革最根本之处在于将事业法人和人员事业编制都注销,转为企业编制;但更艰巨的任务在下一阶段,即如何进一步满足上市条件,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上述中宣部人士坦承,“过去,人民网虽然已经企业化了,但并不规范,并不是真正按照市场化的企业主体来运作。股份制改造才刚刚完成,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无论是人才还是思维的国际化、市场化、互联网化,人民网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场化悖论

  根据人民网官方信息,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社、京华时报社、中国汽车报社、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股东联合发起创立,股东涵盖报纸、出版、广电、影视等多元业务。

  目前,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虽已挂牌,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本刊记者在国家工商总局查询公司记录,仍为改制之前的人民网发展有限公司。

  人民日报社从1996年开始筹建人民网。2005年2月,人民网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负责具体运营。2010年6月更新的工商资料显示,人民网发展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1.12亿元,七家股东中,《人民日报》及其子报《环球时报》两家出资约9045万元和1629万元,分别持股约80%和15%;其他五家股东各出资112.3万元,各占约1%的股份。

  这实际仍是人民日报社“一股独大”的股权拼盘。据本刊记者了解,占绝对控股的人民日报系股东将掌控人民网运作,其他小股东完全不参与经营管理。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之所以成为股东,是将过去一些历史遗留项目资产直接打包进入,真正的投资非常少。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在挂牌当天介绍了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包括马利、廖玒、惠章志、胡锡进、官建文、罗华、唐维红、陈智霞,其中马利、廖玒分别任正副董事长;第一届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代表监事为黄其祥、卫吉宗。这些成员全部来自人民日报系,除胡锡进来自环球时报外,其他人在改制前均为人民日报社的内部管理人员。

  董事会选举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基本也都是上述董事会成员,廖玒为股份公司总裁兼总编辑,官建文、罗华、唐维红、陈智霞为股份公司副总裁,陈智霞兼任董事会秘书。

  从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看,股东及管理层的多元化是人民网下一步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正如上述中宣部负责人士所言,人民网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据本刊记者了解,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曾接到投资人民网的“任务”。此前,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曾公开表示,下一步中移动、中石化等企业集团都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人民网。一位大型国有金融投资公司高层向本刊记者透露,他们年初时也被要求战略投资人民网,但谨慎起见,迄今该公司仍将此类资产放在“密切关注”阶段。

  上述中宣部相关人士称,根据现有政策,像人民网这类官方媒体,即使是网站,也仍须由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投资,不可能向民营社会资本放开,短期内也不可能有突破。

  “这意味着股权多元化、市场化最终是个悖论。”一位市场投资人士指出。

  估值近30亿元

  今年年初以来,官方新闻网站的改制上市步伐明显加快。“不仅是重点发展的十家网站。所有新闻网站,我们都鼓励尽快转制企业化,市场化。”上述中宣部相关人士对本刊记者称。

  本刊记者获悉,人民网计划在今年年内完成A股上市前的准备。在完成公司改制程序及挂牌之后,人民网进入上市辅导期,目前中信证券等券商正在对其进行上市辅导。根据证监会规定,辅导期一般有半年,人民网最快可在12月完成上市前的准备。

  早在2006年前后,以人民网、东方网等中央及地方政府官方新闻网站为代表的官网,曾在国内掀起转企改制、谋求上市的浪潮。彼时,东方网走在人民网前面。文广集团在2005年通过增资扩股,以31.5%的股份获得东方网控股权,之后东方网就积极筹划整体上市,期望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新闻网站。

  然而,东方网的传播覆盖相对于人民网有更多局限,盈利状况更不乐观。本刊记者当时采访多家官网发现,在那拨自我驱动型的上市筹划浪潮中,除国家政策尚未明朗等外部因素,官网尚存在两大内部问题:其一是产权多元化无明显突破,各大官网身后的传统媒体集团仍掌握绝对控股权和决策权,难以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二,管理层及人才激励机制、薪酬体系难有突破。

  此次,拥有特殊资源禀赋的人民网一马当先。但观察目前的改制成果,上述两大内部问题仍为其痼疾,惟一取得重大变化的是政策层面的积极转向,因而可将此番改制上市浪潮称为行政驱动模式。

  目前事业法人单位人民日报社仍是人民网的控股股东,董事会成员的知识及经验构成单一。资深互联网人士谢文对此评论称,没有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市场化的企业治理结构,股份制公司就只是股份化而已。

  同时,人事激励机制方面突破甚微。接近人民网高层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此次人民网改制,未推出任何股权和期权激励计划;不过在人员编制改制后,企业员工的薪资体系发生改变,更向市场靠拢,否则难以留住人才。

  “董事会成员无专家,无职业经理人,无期权引入一流人才,掌权者多是原事业单位或国企的社长或董事长,在习惯上还将是官场的一套。”谢文表示。

  对此,上述中宣部相关人士称,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后,仍是国有单位,都是国有资产,不可能一转企就变成个人持股,瓜分国有资产。不过,在将来发展后,在增量部分,可能有个人激励的可能性,或者上市后通过增发实现,“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他还指出,转型过程中最难的是转变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个公司仍需要从管理制度到人员观念进行变革。转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转制实现发展—这也是中央提出的要求。”

  接近人民网高层的人士称,为了上市,人民网高层目前最着急的是解决创收问题。据了解,人民网收入来源主要是广告业务,还有部分信息版权使用费和合作收入,合作收入包括会议、内容策划等。目前,人民网开始尝试拓展视频等新业务,以增加盈利渠道。

  同时,转制也涉及复杂的财务工作。上述接近人民网高层的人士透露,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将下属企业的网络资产进行了整合打包,包括原来的人民网、环球时报网站等,出版业务未包含其中,其他法人股东出资也基本以现有网络资产打包出资。

  其中环球时报网站年收入大概数千万元左右,但打包进入人民网的资产估值却高达4亿元。以环球时报的出资比例计算,最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的估值将近30亿元。“基本面在上市时会做得还不错。”知情人士如是说。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